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稠油主体开发区蒸汽开发转火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火驱生产近6年,采出程度提高19.4%,已燃烧体积的剩余油采出程度为69.9%,证实了砂砾岩油藏注蒸汽开采后期转火驱的可行性,但在火驱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产量高达2.1×106m3,尾气中含有CO2和H2S等有害气体,因此,将火驱尾气回注至油层,既可以埋存有害气体,又可以增加原油产量,对火驱及气驱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火驱尾气驱油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证,首先通过长岩心实验研究不同注入气体对采收率的影响,然后计算了不同注气方式下火驱尾气的埋存效果,最后用数值模拟反推储层条件下气油相渗并与实验测得的气油相渗对比、同时对真实火驱尾气(含H2S)埋存及驱油效果进行预测。取得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气驱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出程度:水驱后CO2驱、火驱尾气驱及氮气驱分别提高采出程度23.54%、15.37%及10.81%。CO2-火驱尾气联合驱油比直接火驱尾气驱增加采出程度6.33%。2)火驱尾气埋存实验表明:在气体突破前,注入气体完全埋存于岩心中;气体突破后,交替驱部分气相被水驱出,导致埋存比大幅度低于连续驱;埋存气体以CO2和N2为主,气水交替驱对埋存CO2有利。3)数值模拟拟合推出储层条件相渗表明:储层条件下气-油相间质量传递,导致气相粘度增大、油相粘度降低,气相相对渗流能力降低、油相相对渗流能力提高;储层条件气油相渗两相共渗区更宽、残余油饱和度低、驱油效率更高。4)真实火驱尾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火驱尾气中H2S含量对原油高压物性及驱油效率影响不大,连续气驱及气水交替驱气体突破时采出气中H2S含量分别为70ppm和25ppm,远低于注入气H2S含量250ppm;气水交替驱更有利于H2S的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