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型群体事件的治理研究——对九峰垃圾焚烧厂事件的追踪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y2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政府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民生需求,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其中一些邻避公共设施如垃圾焚烧厂等,在有效缓解当前日益紧迫的社会问题如垃圾围城困境的同时,也因其潜在的风险性和污染性而在选址过程中饱受民众的质疑和反对,甚至引发民众抗争。近几年,我国各地发生了许多因邻避设施建设引发的群体事件。政府在解决邻避型群体事件中表现出经验不足和能力不强,导致邻避设施的选址和建设陷入了两难困境。因此,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政府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到有效化解群体事件的方法,而且有助于解决当前垃圾围城的现实困境。  本文在外部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理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法,选取杭州余杭九峰垃圾焚烧厂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对九峰垃圾焚烧厂事件发生过程的回溯,详细分析了邻避群体事件中政府、民众、社会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和行为表现,深入剖析了邻避型群体事件爆发的原因和目前事件治理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治理体系来化解邻避型群体事件。通过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体系,给以民众、企业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与政府平等对话、共同治理的机会,让民众真正参与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邻避决策中去。通过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充分合理的讨论、对话,来审视和纠正政府与民众的行为,重塑公共治理的理念,使得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朝着公共利益的方向演进。让垃圾焚烧厂等邻避设施的建设活动能够成为一项既改进公共福利又不损害民众利益的政府优质治理行动。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正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价值观念培养和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渗透德育内
摘 要:在当前新时期的发展下,如何利用小学基础课程知识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已经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主要从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望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教育;德育教学;有效性分析   在小学阶段重视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
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创意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产业变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