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用尺度是评判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尺度,对实践实效性的追求也始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主题之一,它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生而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与人类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实效性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评判作用。道德教育过程作为生活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特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这种教育过程本身也就存在着实效性问题,并且这种实效性对道德教育过程本身有巨大的指导、修正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了解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注重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研究。当前,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道德品质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混乱,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并不高,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被动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在加强和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上下功夫,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运行的实际效果。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一定情境下的道德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道德教育过程,借助于道德教育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发挥应有效用,离开了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鉴于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梳理了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的相关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导致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即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和道德教育运行过程等方面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不佳的现状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