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BRCC36蛋白在慢性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商业服务构建心脏特异性过表达BRCC36的转基因小鼠(a-MHC-BRCC36),并进行鉴定。2)转基因动物完成后,通过在右无名动脉和左侧颈总动脉之间部分缩窄主动脉弓(TAC)而诱导形成慢性压力负荷模型,将制好的模型分为四组: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主动脉缩窄组、转基因型假手术组、转基因型主动脉缩窄组。3)模型建立8周后,检测心肌肥厚程度;将心肌样本做苏木素-伊红染色以及天狼星红染色;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骨膜蛋白(Periostin)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smad3、γ-H2AX、Rad51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1)通过基因鉴定、western blot、Real-time RT-PCR检测证实在基础状态下BRCC36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BRCC36蛋白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升高。2)在野生型小鼠,TAC手术组相对于假手术组在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直径均增加,而在BRCC36心脏过表达的转基因的小鼠组,TAC诱导的心肌肥厚较野生型小鼠比较明显减轻。3)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天狼星红染色可见野生型小鼠组TAC手术组血管周围以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多于假手术组,而BRCC36转基因小鼠组TAC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野生型小鼠组明显减轻。4)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TAC手术组相对于假手术组心肌组织内CTGF、Periostin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RCC36转基因的小鼠组,TAC诱导的上述细胞外基质分子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小鼠TAC手术组(P<0.05)。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野生型小鼠,TAC手术组相对于假手术组心肌组织内p-smad3的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γ-H2AX及Rad51的表达明显升高。与野生型TAC比较,转基因小鼠TAC术后心肌组织内smad3的活化得到明显抑制,同时显著降低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显著增加Rad51蛋白表达(P<0.05)。结论:心肌特异性过表达BRCC36可显著改善慢性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程度,这可能与其降低Smad3磷酸化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来发挥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