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福建物流中的国际物流问题。研究福建的国际物流,需要考虑福建独特的地理区位环境。福建与台湾在地理上相近,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存在广泛的联系。2008年12月,两岸实现“三通”,2010年08月,两岸签署ECFA,闽台间的经贸往来更加的密切和频繁。同时,两岸各自都有发展自身物流业带动经济长足发展的迫切需求。相似的区位环境,使得两岸面临相似的物流环境,因此两岸物流业之间存在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微妙关系。研究如何优化整合福建国际物流网络,就需要研究如何整合自身国际物流资源的同时研究如何借助对台地缘优势实现两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笔者主要从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了简略的介绍。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福建及周边省份物流发展的现状,探讨了福建国际物流资源整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结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从经度方向上和纬度方向上分别分析和研究了福建经济和福建国际物流发展的定位问题,并从供应链和梯度理论的视角将福建国际物流网络在空间上按其存在的梯度性划分为三个梯度区。第四部分,通过供应链管理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国际物流网络在三个不同区位梯度的优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梯度物流网络优化着力点的建设方面继续向前推进一步,从对省内和对台两个相关联的角度构建起福建国际物流网络在各梯度区优化整合的路径架构并给出福建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的可行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