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P78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yonghe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调节蛋白GRP7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Huh7、Hep1-SK肝癌细胞系过表达以及干扰GRP78表达的基础上,探讨GRP78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从GRP78蛋白分子结构基础上探讨GRP78发挥促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功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GRP78作为肝癌药物治疗靶点奠定基础。还制备与鉴定抗GRP78兔多克隆抗体与腹水型鼠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GRP78蛋白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方法:(1)通过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验证Huh7、Hep1-SK肝癌细胞系中课题组前期构建的GRP78重组腺病毒过表达效果以及合成的GRP78干扰RNA的干扰效果。(2)通过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检测GRP78过表达与干扰之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3)通过裸鼠成瘤模型,体内实验验证GRP78过表达后对肿瘤生长的影响。(4)构建GRP78信号肽缺失腺病毒,GRP78蛋白ATP酶结构域ATP38、ATP229、ATP300突变体腺病毒,GRP78蛋白肽结构域R492E、Y570F突变体腺病毒,并通过Western blot分别验证过表达效果。(5)通过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检测GRP78信号肽缺失,GRP78 ATP酶突变体,GRP78肽结构域突变体对GRP78促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6)制备针对GRP78蛋白的鼠单抗,兔多抗,分别用ELISA、Western blot、IHC检测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用棋盘滴定法建立可检测GRP78蛋白的双抗夹心ELISA免疫学方法。结果:(1)成功在Huh7、Hep1-SK肝癌细胞系中验证了GRP78过表达腺病毒以及GRP78干扰RNA干扰效果。(2)Huh7、Hep1-SK细胞中GRP78过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而Huh7、Hep1-SK细胞转染GRP78 siRNA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3)体内实验裸鼠成瘤模型中进一步验证了GRP78过表达后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4)根据GRP78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域,设计并成功构建了GRP78信号肽缺失腺病毒,GRP78蛋白ATP酶结构域T38A,T229A,S300A突变体腺病毒,GRP78蛋白肽结构域R492E、Y570F突变体腺病毒,并在肝癌细胞系中验证了过表达效果。(5)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检测GRP78蛋白功能结构突变体中ATP酶结构域突变体ATP229能够抑制GRP78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而GRP78信号肽缺失,以及其他ATP酶结构域突变体,肽结构域突变体对GRP78的促肿瘤作用没有影响。(6):成功获取了高效价、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的GRP78兔多抗及腹水型鼠单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检测人GRP78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系统。结论:在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均表明,过表达GRP78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而干扰GRP78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减弱,可以得出结论GRP78在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从GRP78蛋白功能结构角度探究了GRP78发挥其促肝癌作用的具体功能区域。得出以下结论:GRP78肽结合结构域R492E和Y570F位点突变后对GRP78促肿瘤功能无影响;而GRP78的ATP酶结构域中T38A和S300A位点突变对GRP78促肿瘤功能无影响,只有T229A位点突变后,肝癌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其促肿瘤功能。
其他文献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类型。土壤盐渍化作为土地退化的
目的:研究证实SASH1(SAM-and SH3-domain containing 1)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但SASH1基因调节乳腺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SASH1基因在调节乳腺癌转移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收集80例重庆市肿瘤医院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检测(HE染色)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羟基磷灰石拥有与人体骨相近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具有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功能,常被作为种植体表面涂层以改善医疗领域纯钛种植材料的生物惰性。因此,提升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性能对
第一部分 敲低ACTL6A促进APL细胞分化背景与目的:肌动蛋白样6A(ACTL6A,Actin like 6A),是Arps家族成员之一,与肌动蛋白共同组成了染色质重构酶复合体。在多种肿瘤疾病中发挥着抑制分化等重要作用。然而,ACTL6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敲低ACTL6A对APL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APL cDNA芯片(GSE1
目的:探讨miRNA-382-5p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NB4细胞分化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ATRA(1umol/L)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和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o-APL)HL-60、THP-1细胞分化,蛋白免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ESC)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存活、增殖及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1 NSCs的分离与培养,将4只新生SD大鼠断头,取出海马组织,于解剖显微镜下剥离血管与脑膜,机械分离海马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纯化、分离培养NSCs,3d半量补液,7d传代。2实验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干预组(ESC组)。对照组是传代至第3代的NS
锌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现代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微量元素锌通常过量添加,吸收不了的锌通过粪便排出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新型锌源是微量元素
从显形的层面上看,建立社会主义集体话语是“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最终意图,但是,从人畜关系的角度对“十七年”合作化小说进行再解读,可以发现其在隐形层面上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十七年”合作化小说试图建构社会主义集体人畜伦理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家庭人畜伦理的巧妙征用。这样以来,新旧伦理在对立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共谋的关系,传统人畜伦理为新的人畜伦理的论证与动员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传统伦理向集体伦理的演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日,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提取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
在近两年的当代艺术创作中,作为一名实践者,笔者有时会从一个想法或一段无法摆脱的个人经历开始寻找和选择感觉材料;也有时会以感兴趣的材料触发潜意识的感知,形成创作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