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视域下七年级音乐新教材(2012年人音版)的实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经过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建议,各种不同版本的音乐新教材相继推陈出新。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于2012年7月份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于2012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为“七年级音乐新教材”),并投入使用。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中音乐教材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视域下,对七年级音乐新教材与《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七年级音乐实验版教材”)的教材本体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发现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特点、特色以及承待改进的方面。根据调查了解,目前济南市针对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使用实施情况调查相对匮乏,并缺乏对音乐新教材的分析评估研究,因此笔者从济南市的170所初中学校中选取了七所中学为调查对象,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调查与访谈,从中找出影响教材实施的因素,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与建议,从而能够对济南地区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使用、音乐课堂的教学以及地方、校本音乐教材的编写提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全文由绪论、五个主要章节、以及结语等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由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四个部分组成,旨在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论点、论证、论据,说明论文撰写的方式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界定,包括教材的含义、教材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近现代以及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材进行了简单梳理、总结与归纳,重在把握初中音乐教材的发展沿革,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是针对七年级音乐实验版教材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了七年级音乐实验版教材在思想观念、审美要素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了教材在知识与技能、体例结构、音响资料等方面有待完善的地方,以期待在七年级音乐新教材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修正。第三章是对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总结与分析。在分析了《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材编写要求的基础上,从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关注音乐学科特点与双基教学;更加关注内容结构的合理性等三个方面对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特色进行了总结研究。第四章是针对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实施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选取了济南市的七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发放教师问卷18份,学生问卷332份。教师调查问卷涉及三个方面,分别为:教师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音乐新教材、音乐教学热点问题调查。目的在于调查教师对于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认可程度、使用情况,七年级音乐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情况、目标达成效果,以及教师对于一些教学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和音乐新教材的编写建议等。学生调查问卷共涉及24个问题,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对于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认可程度、使用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对于音乐新教材的编写建议等。最后,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下一步教材的使用、课堂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价值。第五章主要结合调查现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对于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实施愿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进行系统性的概括。
其他文献
<正>辉煌的成绩已载入史册,承载着"工业富省"重任的云南工业园区,又面临着新的挑战。201 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施园区升级工程,提高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10个
“死亡”委婉语可以说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又最为常见的现象。它既是语言现象 ,又是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特征、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以及发展变化等五个方面
林译《浮生六记》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 ,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至今仍可资借鉴。
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 ,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 ,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 ,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 ,语言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律动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下,教师逐渐对律动教学提高了重视程度,并被广泛运用到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和序列具有普遍性特征 ,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 ,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的选择和请求修饰语的使用不尽相同 ,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跨文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小升初的过渡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要求较低,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否适应这些挑战,顺利完成
作为汉语虚词中的一个重要词类,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使用频繁,应用范围广泛,用法丰富且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了了解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土地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何在土地规划活动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因素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理论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
初级阶段是汉语学习者的入门阶段,其学习效果关乎整个汉语学习过程。为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课堂教学固然重要,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容忽视。课外作业是教师布置的,学生在课下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