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我国湖泊水体主要环境问题,我国90%以上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产生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超过湖泊本省自净能力,大量水藻繁殖,湖泊原有生态平衡破坏,并且出现水体透明度降低、湖泊周围空气恶臭等现象。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不仅给湖泊所在地基于湖泊的产业如旅游、水产养殖等产生影响,而且也给当地居民生活健康、安全等产生影响。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并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而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时空环境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对水体富营养的研究、治理积累了一定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目前主要有营养盐控制、生物调控、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等措施。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手段的选择经历了从早期营养盐控制为主到现在各种手段并存以生态手段为发展趋势的过程。本文通过对2005年洪泽湖除pH、水温以外22个水质常规项目的检测和评价,并比较往年监测数据表明:2005年洪泽湖水体仍然呈富营养化,但较往年细菌总数、叶绿素TSI指数等均有所下降。洪泽湖水体富营养主要形成原因有:1)外源河道氮磷等营养物输入,其中以淮河为主;2)面源氮磷等营养物输入,如围网养殖等;3)低质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洪泽湖低质营养盐释放受外河道输入影响较大。针对洪泽湖水体富营养污染,结合洪泽湖自身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本文对减轻洪泽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出了如下几条措施:1)控制外源性营养盐的输入。与淮河治理相结合,对整个流域采取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法,并要求相关部门促进相关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采取合理的方式控制上下游闸坝运行;2)与南水北调工程相结合。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国家对沿途各地的治理有利于推动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工程提高了洪泽湖的水位,进一步加快了换水的速率,有利于提高洪泽湖的自净能力,防止富营养化;3)对湖区营养盐排放的控制。主要采取相关政策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合理布局和控制网箱养殖;4)内源性营养盐的控制。主要为合理收获水草、放养和收获经济底栖动物,使氮磷等营养盐通过食物链的转化而最终输出;5)生物调控。采取政策制止植被破坏,种植防护林,发展湖区水生植物种植,保护鱼类、水禽;6)湿地保护。通过湿地功能实现对污染的治理、控制7)加强监测。在目前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湖区营养盐的检测,同时根据掌握的湖区水污染状况和水文特征,对湖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采取对策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