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建设开发、城市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情况下,地下空间遭受水侵风险极高,地下空间水侵灾害事件已不容忽视。地下空间出入口阶梯是泛滥河水或暴雨积水入侵时被困人员撤离的关键通道,已成为威胁行人安全撤离的风险极高的区域。为了探讨地下空间水侵灾害时被困人员疏散时的安全性,本文针对性地研究了水侵灾害时用于行人行走的阶梯上水流的水力特性及人体(简化为柱体)的绕流特性,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总结了阶梯掺气水流的类型和水流掺气的原因,将掺气水流划分为含清水层的掺气水流和不含清水层的掺气水流,分析了掺气水流的运动规律,归纳了不同数量水气交界面的掺气水流的掺气运动机理,并根据水流掺气的相关理论,推导出了两个气相线(面)源(两个水气交界面)掺气浓度分布的基本形式及水力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其次,根据选定的地下空间出入口形态及水力学模型试验原理,设计制作出带中间休息平台的地下空间出入口阶梯综合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地下空间受洪水入侵灾害时含休息平台的阶梯水流的水力特性,得到了阶梯水流流场、初始掺气点、掺气浓度分布、水气混合速度及阶梯平台挑流等特性,并验证了不含清水层的两个水气交界面掺气水流掺气浓度分布的基本形式。再次,根据试验结果和数值模型的相关理论,构建并验证了阶梯水流流场数值模拟模型,并基于数值模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模拟了休息平台、阶梯坡度和阶梯形态对水流流场的影响,分析了有无休息平台、不同阶梯坡度和不同阶梯形态下阶梯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及其对被困人员的安全撤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复杂水流工况下突出自由液面的柱体绕流作用力的测量方法,制作出测量装置,并通过三种方式验证了该装置测力时的精度;简化人体绕流为柱体绕流,并考虑单人或多人同时撤离的不同情况,试验研究了单柱体在不同入侵水深和在阶梯不同位置工况下、多柱体在不同的排列状况下的绕流流场与水流作用力,并据此计算分析绕流阻力系数。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阶梯水流的高掺气率、且在休息平台后的挑流含有两个水气交界面的特点,推导出含两个气相线(面)源(两个水气交界面)的掺气水流浓度分布的基本形式,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合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了休息平台、阶梯坡度与阶梯形态(直线型、90°转弯L型与1800转弯U型)对阶梯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针对复杂水流工况下突出自由液面的竖直及斜置柱体在恒定及非恒定水流工况下作用力的测量问题,提出并制作出相应的测量装置,且应用于阶梯上柱体绕流作用力的测量;试验研究了阶梯上的单柱与多柱绕流特性,总结分析了阶梯上柱体的绕流阻力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