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2~3a期肠道益生菌及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和研究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肠道益生菌菌群(双歧杆菌、乳酸菌)及肾功能的影响;基于“肠-肾轴”理论,初步探讨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温肾调体方干预阳虚质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计划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纳入临床研究。受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温肾调体方(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内服治疗,共治疗4周。统计学分析治疗后总疗效、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含量、中医体质转化分、化验室指标、安全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并讨论分析结果。结果:1.基本资料:共3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脱落剔除4例,最终31例完成本研究,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43.16±7.54)岁,年龄范围为31-58岁;平均病程为(26.16±4.11)月,病程范围为18-33月;平均体重为(67.48±12.48)kg,体重范围为46-94kg;病情分级,CKD G2期为20例,CKD G3a期为11例。2.总疗效: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显效(8例),有效(14例),稳定(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0.97%。3.中医体质转化分:经治疗后,患者阳虚质转化分较前明显下降,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提示治疗前后分差具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指标:经治疗后,患者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含量、24h-Upro、Sc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所有受试者在本次研究全程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与研究相关的异常改变,说明温肾调体方安全性值得肯定。结论:运用温肾调体方治疗阳虚体质慢性肾脏病G2、G3a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肠道益生菌含量、中医阳虚质转化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说明温肾调体方在有效调整阳虚质慢性肾脏病G2、G3a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同时,可改善其肾功能及体质状态,减轻肠道微生态紊乱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有效延缓CKD发展。温肾调体方值得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观察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疗效差异,初步探寻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推拿手法,试验组施以松调拔伸法。两组患者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并客观评价畅中饮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该病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100例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畅中饮,对照组予丁蔻理中丸,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由所得结果综合评定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收集病例中最终完成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瘫程度及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并评估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思路。方法 由于针刺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单盲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从针灸科门诊面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72例,依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和36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通过对
目的:1.从炎性因子(IL-6、TNF-ɑ)等指标探讨蠲痹颗粒治疗RA的抗炎镇痛疗效及作用机制。2.进一步评估蠲痹颗粒治疗RA寒湿痹阻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RA(寒湿痹阻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MTX+叶酸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颗粒,对照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筋骨整体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机制,寻求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推拿手法。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符合诊断标准且自愿的7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筋骨整体手法组)36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组)35例,其中试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调盆松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S)的临床疗效,并将常规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设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疼痛、功能活动等相关指标评估调盆松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调盆松筋法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梨状肌综合征提供更多新的有效方法和思路。【方法】本研究将云南省中医医院2020年06月至20
目的:本研究将叙事护理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探究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为在临床开展叙事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入住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SLE患者在进行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文化交融日益加深,文化交锋复杂尖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百年变局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提出了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它以马克思主义文明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世界文明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美美与共的共生之境、开放包容的互鉴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和兼容并包,表达了深沉的文化自信,有很
目的: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全面、准确地传承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为主,对孟如教授学术继承人收集的1997-2010年期间孟如教授诊治系统性硬化症临床病例资料中基本情况,用药频次,中药药性、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物组合、聚类关系以及主症-药物之间的关联等进行分析,研究孟如教授辨治本病的组方用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调胸稳颈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治疗疗效,观察调胸稳颈手法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入组的患者72例,病例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02月期间,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患者。将7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