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心理学近年来愈发关注情绪对个体行为调节的影响。奖励和惩罚作为一种强化形式在教育教学和心理治疗中经常使用,而且奖励和惩罚具有调动情绪的作用已得到共识。已有研究多探讨由情绪性影片和图片引发情绪对行为的调控作用,而对由奖励和惩罚引发的情绪对行为调控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奖励和惩罚类型研究也较为单一,多集中于对金钱奖惩的研究,较少对社会奖惩进行研究。此外,男性与女性对奖励和惩罚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是否情绪对个体抑制能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论文以82名大学生研究被试,把奖励和惩罚条件作为被试间因素,采用停止信号任务,使用金钱和社会奖惩调动情绪的方法,运用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被试的生理指标和行为指标。以反应时、抑制正确率、心率和皮肤电为因变量探讨在金钱和社会奖惩条件下诱发的情绪对个体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以及性别差异,并探讨其心理机制。论文由两个研究共6个实验构成,研究一有三个实验,即金钱惩罚实验、社会惩罚实验和中性实验,研究二有三个实验,,即金钱奖励实验、社会奖励实验和中性实验。研究一,主要探讨金钱、社会惩罚条件对不同性别个体行为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钱和社会惩罚均对行为抑制有促进作用;男性在重复惩罚条件下对惩罚更加敏感;女性对于正误反馈更加敏感;在整个实验阶段过程中,正误反馈期开始诱发的情绪,在奖惩反馈期的情绪唤醒程度最高,并持续到准备期,进而对后续的工作期形成影响。研究二,主要探讨金钱、社会奖励条件对不同性别个体行为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钱和社会奖励均对行为抑制促进作用;在重复奖励条件下,男女对奖励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实验阶段过程中,正误反馈期开始诱发的情绪,在奖惩反馈期的情绪唤醒程度最高,并持续到准备期,进而对后续的工作期形成影响。本研究结论为(1)在行为指标上,金钱和社会奖惩均对行为抑制产生促进作用;在自主生理指标上,体现为社会惩罚对行为抑制的促进作用优于金钱惩罚。(2)在重复惩罚诱发的负面情绪条件下,男性回避惩罚的欲求强于女性,表现为男性的行为抑制能力强于女性;而在重复奖励条件下,男性和女性物差异。此外,女性对正误反馈更加敏感。(3)在整个实验阶段过程中,正误反馈期开始诱发的情绪,在奖惩反馈期的唤醒程度最高,并持续到准备期,进而对后续的工作期形成影响。在生理指标上表现为,在奖惩反馈期的心率和皮电变化显著大于除准备期的其他实验阶段。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部分支持了强化敏感性理论的联合子系统效应,支持了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双重竞争模型;本研究均未支持Gray的经典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中的性别支持独立分离说和对立统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