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榴(Punica grantum L.)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我国石榴资源丰富,在我国已经有2000年历史了,石榴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防病治病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榴皮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鲜、干品均可用,具收敛止泻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石榴皮中富含多酚类物质。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的次级代谢产物,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论文以石榴皮为研究对象,对石榴皮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分析、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结果如下:(1)采用3种工艺条件提取6种石榴皮中的多酚类物质,测定提取液中总多酚、总黄酮和单宁的含量,以期为石榴皮的功能成分提取和分析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①3种提取方法对总多酚和总黄酮提取量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而对单宁提取量影响的差异极显著,即70%丙酮、70%乙醇和20%乙醇提取的单宁得率依次增高;②石榴皮品种间总多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差异都极显著,不同的提取方法和石榴皮品种交互作用对总多酚、总黄酮和单宁的提取得率无显著性影响;③三种提取方法所得不同品种石榴皮的提取液中总多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两两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2)通过4种国产大孔树脂对石榴皮提取物静态吸附性能的比较,筛选出了石榴皮多酚分离纯化的理想树脂;对其静态吸附分离条件的上样浓度、提取液pH值和洗脱剂浓度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动态吸附分离条件的上样流速、解吸液洗脱流速进行研究。以确立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①HZ-818树脂为石榴皮多酚分离纯化的理想树脂,其静态吸附率为38.76 % ,解吸率为81.57%。②当提取液上样浓度为2.5 mg/mL,pH为3,上样流速为5 BV/h,洗脱剂浓度为70 %乙醇,解吸液流速为2 BV/h,纯化效果最好,其多酚的质量分数由34.0%提高到72.3%。(3)研究了四种不同处理的石榴皮多酚体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石榴皮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经过本实验得到,石榴皮多酚类物质对各种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②经大孔树脂HZ-818纯化过后以及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石榴皮提取液具有了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对于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四种提取液表现为:乙酸乙酯相>树脂纯化液>水相>VC>粗提物。③分别采用磷钼络合法和普鲁士兰法测定石榴皮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VC>乙酸乙酯相>树脂纯化物>水相>粗提物;而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相>树脂纯化物>VC>水相>粗提物。
其他文献
一炮走红的品牌很多,但若想在市场上占据长久的份额并领跑行业,则需要找到有效而持久的动力来推动产品的营销。
2009年,我局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强化内部制约机制为手段,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开展了一系列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镜像和载体。安徽沿淮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淮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水利发展和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对安徽沿淮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
浙江省景宁县茶叶加工以加工企业和大户为主,全县通过生产许可企业14家,年加工名优茶185吨。当前存在着茶叶加工厂分布不合理、加工户缺少等问题。今后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新的
阐述了2013年国内外丙烯腈生产商的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国内外丙烯腈市场需求和价格,对国内丙烯腈技术现状及其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另外,还介绍了国内外科研开发
<正>快的打车是陈伟星创业之后的第二个产品。为何在资本进来之后,他又将这个"亲生儿子"交给别人"抚养"?两年前,29岁的陈伟星创办打车软件快的时就明白,短期内这将是一场"烧
<正>2010年"下海",马中才以微博营销助推螺蛳粉生意。螺蛳粉先生开业后,生意迅速红火。平均一天卖出400碗,3个月内就收回了前期的10万元成本。2013年,螺蛳粉先生首度涉足电商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采用的基本上是西方语言的教学路子,采用的仍然是“词本位”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揭示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使得汉字便于理解和记忆的优势变成了
农村老龄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人已达到5938万人,占整个农村地区人口的7.35%,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却未能得到来自国家的正式的社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外制药企业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其中蕴藏的市场潜力令人惊叹。因此,许多国际大型制药企业,例如辉瑞公司、罗氏公司等都将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