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家义审计长在美国审计署发表的专题演讲中,曾提到: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其本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因此,伴随着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的低碳审计,将是经济社会与各行各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目前低碳审计的发展现状而言,缺乏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是低碳审计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也将是低碳审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众多专家学者对于低碳审计的体系都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效。本文在众多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低碳审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构建了低碳审计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低碳审计理论框架的整合。作为传统审计的延伸,低碳审计催生于低碳经济,依赖于传统审计,因此,本文根据传统审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低碳经济的内涵对低碳审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审计的主体、内容、原则、目标、流程以及报告也进行了重新的整理,从理论上完善了低碳审计的框架结构;第二,低碳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实施低碳审计的最大困境在于缺乏一个客观可行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设计了两份不同的问卷,向有关专家和学者咨询了有关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以及指标重要性判断的问题。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同时,利用目前评价体系构建较为流行的KPI法以及AHP法,对于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实证性的计算和赋值,初步构建了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文还以宁波市能源企业为例,对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以及权重赋值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正,从实践上论证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吉林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重工业低碳转型以及建筑业低碳审计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两大方面提出了低碳审计评价体系的改善建议和完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