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主要从《黄帝内经》中有关肝气的理论着手,挖掘整理历代医家对肝气概念、生理病理、特性等描述,及治疗肝气病证的方法,讨论肝气在生命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归纳提炼调养肝气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丰富当代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 方法:采用中医文献整理、逻辑分析、系统归纳等方法,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从现有文献可知,最早《史记》记载了肝气,文中肝气指代一种病变,名曰内关之病。而《黄帝内经》中,并未对肝气的概念作总结,但从论述肝气的文字中可知,肝气是肝脏得的精气与功能,与筋肉、生殖、衰老、情志、梦境等密切相关。隋唐以后,各医家更倾向于研究肝气的病理,并把《内经》建立的肝气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中,总结出了肝气病证的治法。明清以后是肝气理论成熟时期,此期明确提出了肝气的特性为主升主动、性急性刚、喜调达而恶抑郁、性勇而能谋等,其生理可概括为疏泄功能。现代有部分医家提出应对肝气概念进行规范化,并提出了初步意见。然而,历代医家多将研究重点放在与肝气生理病理与肝气病证的诊断与治疗上,也提出了春季养肝、养肝功法等养肝之法,现代研究也多只涉及肝气与亚健康、肝气与衰老及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肝气的概念及与健康的相关性,并较系统地整理归纳提出了调养肝气的原则与方法,有助于丰富中医养生保健学内容。 结论: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析了肝气的概念及相关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而一旦肝气功能失调,必将加速人体衰老,引发多种疾病。故适时适当地调养肝气,对于增强人体正气、防治亚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