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视频图像高压缩比编码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探索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占地球75%面积的海洋必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作为“内太空”的海洋,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至今人们对大洋深处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近来水下视频成为探测的一种主要传感形式,水下机器人遥控潜水器(ROV),自主潜水器(AUV)一般都装有水下摄像机,ROV使用脐带电缆传输图像,但是脐带电缆的长度限制了摄像机的实用性与机动性。AUV行动自由,观测范围大,但要求通过水声信道传输图像,这就必须克服利用有限带宽的水声信道实时传输大量视频图像数据的瓶颈难题。目前通用的标准视频图像压缩方法难以满足图像在甚低比特率下的传输要求。因此,本文根据水下图像的特点,在保证图像重建质量的前提下,对水下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方法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根据水下图像对比度较低、纹理细节较少和颜色较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预处理方法。该预处理算法既可以有效去除水下图像的视觉冗余,又可以大大减少后续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的计算量和编码比特开支。此外,对帧内图像编码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实现了基于小波树的WDR帧内高效编码算法。其中重要的低频子带采用预测熵编码无损算法,而其余的高频子带采用基于小波树的WDR编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前提下,该帧内编码算法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2)为克服传统全局运动估计实时性和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根据海底视频观测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全局运动补偿(GMC)快速准确估计的算法。该算法采用特征点对配准与刚性运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运动的实际模型(投影运动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其优点是即可有效去除外点对运动估计的精度影响,又降低了全局运动的计算量。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保证运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运算时间。(3)为充分去除帧间图像的大量时间冗余,本文提出了全局运动补偿(GMC)与局部运动补偿(LMC)相结合的混合编码策略。为避免全局运动估计与局部运动估计的重复运算,本文通过对特征点选取情况的评价实现了局部补偿算法的预判,有效降低了算法上的冗余和运算时间。最终仅需对全局运动参数和局部补偿块数据进行编码传输,大大减少了编码数据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压缩效率,满足通过水声信道传输视频数据的要求。
其他文献
高超音速飞行器模型建立中,由于由推进系统以及空气动力产生的力与力矩很难分离,因此本文只是提出一个设计初级阶段考虑飞行器特性的解析表达式。方法中包括一个应用牛顿力学理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自然不稳定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教学及开展各种控制实验的理想实验平台,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系统收敛速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
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中,k-近邻分类由于其直观、简单等特点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背景。其应用范围已包括生物信息认证、图像的分类、人脸识别等领域。本文
传统的手工阅卷方式效率低、教师负担重,而且阅卷结果受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在photoshop考试中,传统阅卷方式的弊端更加凸显。目前的photoshop操作题自动阅卷技术主要采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经常存在滞后(或称时滞)现象,大时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品质,比如调节时间加长,超调量增大,甚至出现振荡、发散,使系统的控制难度加大。50年代末先
本文主要对基于三体模型设计的空间探测任务的轨道特性,轨道设计,以及空间三体轨道的实际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了空间飞行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导致目前车载网络(In-Vehicle Network,IVN)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子网络、多个标准,子网之间通过网关进
随着“神舟号”飞船的接连升空,探月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国已经进入了太阳系深空探测的时代。火星是地球轨道外侧的第一近邻,而且它的许多特征与地球极为相似,所以对火星的探测
由于时滞和不确定性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背景及分析与综合的复杂性,因此对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和鲁棒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但作为更一般的问
皮革厚度是表征皮革的机械及物理特性的一项重要基本参数。如今随着皮革行业逐渐由作坊式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为了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人们对皮革厚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