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破坏极其惨重,灾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更是不堪重创,严重影响到其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作为建国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震灾后青少年内心创伤的抚平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本研究基于抗震救灾工作转入重建后期,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背景下,以汶川震灾后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及访谈方式获取震灾后两年青少年人生态度、价值评判、观念意识等身心变化现状,综合探析了自我、社会、学校、家庭、文化等主要影响因素,为本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强力支撑。由此立论,重点引入震灾后青少年心理精神重建的概念、内容、相互关系及现实意义,强调震灾后青少年心理精神重建为灾后重建“应有之义”,地震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成长的重大“契机”。在反思中看到了震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需长效推进,精神重建更侧重“塑”的必要性所在。最后,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合力重建”角度对如何加强震灾后青少年心理精神重建提出对策思考,旨在使其心灵受到慰藉,精神有所依托,生存富有意义,最终实现生命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