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夫妮·杜穆里埃(1907-1989)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她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短篇、长篇小说、传记等。因其小说充满神秘、浪漫与悬念,她于1977年荣获美国神秘小说作家大师奖。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代表作《吕蓓卡》在1938年一经出版便轰动文坛,成为当时英美两国最畅销小说,并在1940年被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拍摄成电影,同样由《吕蓓卡》改编的电影《蝴蝶梦》也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虽然她的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对于作者本人的研究以及对于作者的写作风格的讨论却并不多见,一直到近期一股女性主义的大潮席卷世界才有更多人对于达夫妮·杜穆里埃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女性哥特的研究在国外文学评论界也有了长足发展,内容更为丰富,研究更为深入,但女性哥特体的写作研究在中国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尚处十起步阶段。所以本文旨在以哥特因素和人物考察为突破口,从女性哥特体小说的写作手法为插入点,探讨《吕蓓卡》哥特因素下女主人公将自己隐藏起来的必然性和独特作用继而要使在文中“藏起来”的“我”逐渐显形。论文的第一部分要介绍的是达夫妮·杜穆里埃和她的代表作《吕蓓卡》,从而让读者对于作者和《吕蓓卡》这部既充满恐怖色彩又不乏浪漫味道的作品有更深一步了解。论文的第二部分要介绍哥特体小说,女性哥特体小说,以及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女性哥特体小说。论文的第三的部份要逐一按照女性哥特体小说所需的要素来分析“我”在《吕蓓卡》中“隐形”的原因和效果。论文的第四部分要讨论的是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亲身经历在文章《吕蓓卡》中的体现,让读者发现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亲身经历对于“藏起来的我”的影响。论文的最后部分要讨论的是“隐藏的我”的逐渐“显形”,让读者看到“我”的成长以及“我”对于困境对于父权制度的颠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