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尼克松政府对印度发展核试验的政策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武器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的武器,有原子弹、氢弹等,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但在可控的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核能来为自身服务。1945年8月,美国为了加速日军投降,派飞机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巨大的爆炸造成20.3万人伤亡,大量建筑物被毁坏,其威力震惊了全世界,这也宣告世界从此进入了新的时代——核时代。从广岛上空升起蘑菇云起,核武器以及与之相关的核战略、核能利用就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南亚第一大国的印度也不例外。印度于1947年获得独立,恰巧赶上核时代的发轫。印度的核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任总理尼赫鲁高调反对核武器,但在其女儿英迪拉·甘地任期内的1970年,印度却公开宣布印度将进行“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试验,并于四年后成功试爆。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国家,和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确立了自己在核领域的领导者地位。美国的历届政府的核外交政策也不相同,尼克松执政时期,随着《核不扩散条约》的生效,美国不再像约翰逊时期那样关注全球核不扩散的问题,对印度核试验也不是十分重视,导致相关情报出现错误。本文试图探究尼克松政府对于印度这一时期“用于和平目的”核试验的政策并对其进行浅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现状、原始档案文献,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内容。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核外交政策及印度的核战略选择,分别简要叙述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核外交政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1971年12月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为节点,将尼克松政府对印发展和平目的核试验的政策分为前期和后期,即1968年至1971年和1972年至1974年。第三部分是尼克松政府前期对印度的政策抉择。第三部分是尼克松政府后期的美印关系及其对印度核试验的政策抉择。最后一部分叙述了美国政府的自我反省并对这一时期的核不扩散政策进行分析。在结语部分,本文进行了提炼和升华,并结合美国对朝鲜的核政策,总结美国核外交政策的特点。当前,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又摆在了美国和中国的面前。虽然朝鲜和伊朗极端反美,与印度不同,但美国处理印度核问题时的政策仍然值得中国借鉴。
其他文献
财政部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从这一新准则的法律地位、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异
商渔船碰撞事故会给海上人命安全和有序的海上交通秩序带来极坏影响。导致商渔船碰撞事故的人为因素大多指向渔民驾驶船舶不遵守航行规则、值班规则、避碰规则等不安全行为,
我国在1997年就制定并一直在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少数内容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因此出台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
基于相关文献和Triandis的人际行为模型构建实践社区(知识社区)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为研究酵母提取物(YE)最高耐受剂量和最低有效剂量,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10k Gy)辐照YE,研究不同剂量对YE的感观品质、氨基酸含量和微生物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卡,但对笔者来说,高三的备考远比那几个小时来得珍贵。青春的执著与热情飞扬在回忆中,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那份充实,那份忙碌,那种为了目标不懈的奋斗,是一生的
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基础性行业,供电安全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当前,供电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创新安全理念,夯实安全基础,消除安全隐患,任务繁
<正>我见到的班级阅读区常常是这样的:墙上贴上几个字"××阅读区"和一些墙面装饰,书柜里放着几本大大小小的图书,书的类型也比较单一,都是一般的故事书。试想,这样的阅读区
要想搞好幼儿园礼仪教育,实现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和具体化,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及特点,结合相关教育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的礼仪行为教育规划。这样,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落实中央决策的惠民之举,也是中央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快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