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保持装备战备完好率必须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而现行的某型坦克维修策略仍然沿用的老式坦克的维修体制,部分重要功能产品的确定不够合理、维修策略不够科学,浪费了维修资源,影响了作战部队战备训练任务完成,制约着军事斗争的深入开展。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某部现役某型坦克维修现状,提出了适用于某型坦克的维修策略总体方案。研究了某型坦克重要功能产品的确定方法,故障模式、影响及故障分布,重要功能产品的维修工作类型和维修级别的确定。重要功能产品的确定关系到其故障模式影响及故障规律的分析,是确定其维修工作类型和维修级别的基础。确定某型坦克重要功能产品通常采用逻辑决断的方法,虽然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装备的重要度,但仅凭专家经验定性判断,定量化分析不够。本文引入灰色聚类思想,提出基于灰色局势决策理论的建模方法,对装备的重要度进行定量的分析,更加科学有效的确定出装备的重要度。在确定了重要功能产品后,也就确定了待分析的装备。论文面向维修策略决策,建立了装备故障树模型,确定了装备的故障模式及影响;传统的参数估计一般用于在故障分布规律己知的情况下,用来估计分布规律的参数,而本文用各分布规律对重要功能产品故障的数据分别进行估计,而后根据线性相关系数以及拟合优度检验来确定故障的分布规律。维修工作类型和维修级别分析是确定待分析装备“怎么修、到哪儿修”的问题。维修工作类型是对待分析装备采用何种维修工作,首先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当定性方法难以确定时,则根据装备的安全性、经济性、维修性等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该装备应该采用何种维修工作类型。论文用决策树方法建立了装备非经济性分析模型,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建立了装备经济性分析模型,根据非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结果确定装备的维修级别。本文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方法及分析问题的体系结构,改进并优化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中具体算法,提高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部队现行维修体制,优化当前的维修策略,从理论上提供了一套维修策略分析方法,更加合理地确定重要功能产品,确定维修方式和维修级别,做到既不浪费维修资源又能保证装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