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移,因缺乏长远的计划和合理的安排,导致了许多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失去源于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了城市中的新贫困群体,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地之间。与此同时,就业问题作为失地农民最核心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实现就业是失地农民改善生活困境的唯一可持续生计路径。而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基本不具备二、三产业劳动技能,又缺乏畅通的就业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移,因缺乏长远的计划和合理的安排,导致了许多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失去源于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了城市中的新贫困群体,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地之间。与此同时,就业问题作为失地农民最核心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实现就业是失地农民改善生活困境的唯一可持续生计路径。而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基本不具备二、三产业劳动技能,又缺乏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种种不利因素使得他们的就业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本文旨通过对缙云县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为基层政府和社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供可行的参考。
本文以缙云县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基础,以及社会学调查、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缙云县辖区内15个周边乡镇的失地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当前缙云县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薪资低、待遇差;二是失业占比高;三是就业稳定性差;四是就业渠道狭窄。基于表现出的就业问题,笔者从政府、社会环境、失地农民个人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因地制宜提出解决当前缙云县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认为政府层面应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各类政策、强化就业培训职能、拓宽就业渠道;社会环境层面应规范中介运营、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开通就业“绿色通道”、营造积极就业氛围;失地农民个人层面应主动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提升其就业能力。
其他文献
农村征地利益冲突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因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其扰乱正常社会秩序,阻碍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活和心理,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失地农民作为冲突的主体,分析其抗争行为是破解征地冲突问题的重中之重。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结合“结构—制度”分析和“过程—事件”分析两种社会研究模式,建立“过程—环境”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对福建地区两起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旨在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同时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截至2015年末,“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四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减排预定任务。然而,在我国“十二五”环境治理期间,多地频年遭遇雾霾天气、水污染事件频频爆发,为什么在“十二五”各省(区市)减排目标完成良好的这一事实背后,环境质量却逐年降低?相悖的事实表明,期末的结果考核并不能充分反映出减排政策执行的效果,因此,加强对平时
2017年5月,民政部、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智库对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社会智库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其整体的政策影响力和研究实力上都不及党政军、社科院等其他类型的智库,这与我国的行政体制有一定的关系。政府是社会智库最主要的服务对象,社会智库与政府的互动是如何实现的,双方为什么需要互动以
作为政府非税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财政票据有着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在过去的使用中对于缓解“三乱”现象等社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在其他非营利性活动运营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但是,传统财政票据管理模式与现实发展不相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当前加快财政票据规范化管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作为与时俱进的最有效管理手段之一,我们必须做好财政票据的电子化管理工作。 本研究通过阅读、参考国内
棚户区改造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复杂,处在矛盾攻坚期和风险期。在这一历史发展期间,社会稳定仍然是首要,棚户区改造在这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受诸多因素干扰而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在推行国有土地上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过程中始终要求各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决策、审批必经的一道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纳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决策
在信息化、交通等技术飞跃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空间的距离局限大大被弱化,人口的国际间流动也更加普遍。大量外籍流动人口的涌入在为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增添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外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非法就业、非法居留等诸多社会管理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外籍流动人口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全球化和城市发展对外籍流动人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水平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市容问题屡禁不止,如各类车辆乱停放、马路市场脏乱差、街道两侧店面物品乱堆乱放、小区内散养鸡鸭破坏绿化乱种植、流动摊堵塞交通道口等等。而市民对城市市容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市民的主要矛盾充分地体现在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城市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中。城市管理越来越向着精细化管理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社会上仍然存在贫富差距形式严峻、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需要一些非政府组织参与,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的存在,对解决一些政府和市场两者都无法完成的问题,能够起到补充作用,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同时,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不断加强,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
当前,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金融监管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我国地方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类地方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地方金融机构设立的时间比较晚,并且形成的规模也不够大,一直未受到对应的监管重视,如果不对其及时有效监管的话,会破坏地方金融的发展,造成金融风险。并且,我国现行存在的“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模式不能够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担负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其中对行政权力约束的松紧度以及监管方面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税务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相对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突出在国内税务机关展开内控机制建设问题的研究,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作者所工作的丽水市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