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偶极子天线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和便于组成阵列等优点,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圆极化天线由于可以显著地抑制法拉第旋转效应,被广泛应用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因此,圆极化偶极子天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双极化天线由于能抑制多径干扰以及增加信道容量,在基站天线中应用广泛。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天线单元的小型化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极子天线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和便于组成阵列等优点,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圆极化天线由于可以显著地抑制法拉第旋转效应,被广泛应用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因此,圆极化偶极子天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双极化天线由于能抑制多径干扰以及增加信道容量,在基站天线中应用广泛。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天线单元的小型化与宽带化、MIMO天线的小型化与单元之间高隔离度以及天线与其他器件之间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矛盾成为天线设计的难点。针对上述难点,本文围绕偶极子天线这一研究课题,设计了四款新型圆极化/双极化偶极子天线。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低剖面宽带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该设计在交叉偶极子所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引入四个寄生单元来降低天线的剖面以及增加天线的带宽。每个寄生单元由一个水平贴片和一个短路金属柱组成。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四个寄生的短路贴片可以提高天线的圆极化带宽以及降低天线的剖面而位于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四个寄生的短路贴片能够进一步增加天线的圆极化带宽并改善天线的增益。最终,天线不仅可以在0.067λ0的剖面下实现61.8%的阻抗带宽以及51.6%的轴比带宽,而且在整个通带内的增益稳定,波动仅为1.2 d B。与现有的宽带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相比,该设计不仅具有最低的剖面,而且还有足够竞争力的圆极化带宽。2、提出一种高隔离度的圆极化交叉偶极子MIMO天线。该设计在两个相同的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中间引入一个短路的金属柱将原本传输系数曲线中高频处的低点转移到天线期望的工作频段处,从而两个天线单元之间最低的相互耦合水平能达到–26 d B左右。此外,该圆极化交叉偶极子MIMO天线在13.2%的圆极化通带内的相互耦合水平都低于–20 d B。与现有的圆极化MIMO天线相比,该设计的去耦技术最简单,而且能够在较宽的圆极化带宽内实现较好的去耦效果。同时,该去耦技术既不会增加天线的后瓣辐射,也不会增加天线的剖面。3、提出一种单层板低剖面圆极化滤波贴片偶极子天线。该设计采用一个方形馈电圆环以及四个位于圆环四周相同的L形贴片来产生圆极化辐射。此外,在天线中引入简单的寄生单元包括四个细的微带枝节、四个短路金属柱以及两个相同的U形缝隙实现带通滤波功能。最终,天线能够在剖面低至0.02λ0的条件下实现4.1%的圆极化带宽,而且天线的增益达到8.3 d Bic。除此之外,天线在通带边缘实现较高的滚降度以及高于20 d B的带外抑制水平。与现有的圆极化滤波天线相比,该设计不需要额外的滤波电路,因而能实现较高的增益。此外,该天线只需要单层介质基板,因而天线的剖面最低。4、提出一种宽带双极化偶极子天线。该设计在双极化偶极子天线的地板上引入四个折叠的金属板来提高天线的带宽。具体地,利用折叠金属板和相邻偶极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在天线原有通带附近引入一个额外的谐振模式,从而将其阻抗带宽从30%大幅提高到92%左右。此外,在整个阻抗通带内两个端口之间隔离度高于20 d B,平均增益为6.2 d B左右。与现有的宽带双极化偶极子天线相比,该设计具有最小的尺寸,且能实现最宽的阻抗带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在持续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外新能源电动汽车热失控扩散引起起火燃烧事故越来越多。事故诱因通常是电池系统在服役过程中由于过热、过充电、浸水、短路、碰撞变形、被异物刺入等情况引起的一系列不可控放热产气反应。本课题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事故调查分析,选取热诱发、电学诱发、机械诱发三项典型的热失控触发方法(加热、过充电、针刺),并结合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对25 Ah的NCM 8
电动汽车长期续航及便携式可移动储能设备的需求激发人们持续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目前,以石墨和钛酸锂氧化物为主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并实现商业化,然而其低的理论比容量严重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硅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 m Ah g-1,几乎是石墨的10倍,因而备受人们瞩目。硅负极材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充电时锂离子会嵌入硅晶体内部晶格间,引起体积膨胀,造成电极结构的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和我国第三大常见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民健康。肿瘤微环境在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精准量化肿瘤微环境信息,是当前肿瘤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病理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蕴含丰富的肿瘤微环境信息,临床术后病理切片为精准量化肿瘤微环境提供了材料。经过数字化扫描的全视野数字切片,可以提供从组织到细胞等不同尺度的肿瘤微环境信息,如肿瘤间质比、肿
机器视觉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涉及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生产线、在线产品质量检测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中。本论文以“基于在线语义分割机器视觉检测鉴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面向在线机器视觉检测鉴别,重点研究在线复杂背景语义分割方法、语义分割模型自动深度学习方法、多任务并行调度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对于提高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装备水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论文从在线机器视觉检测鉴别的准
在信号处理的众多分支领域中,观测模型均可表示为线性系统,求解它即为信号恢复。然而,根据实际应用建模而成的系统矩阵通常是秩亏或病态的,使求解此线性系统成为不适定或病态问题,因此解不唯一或不稳定。为求得有意义的解,需引入关于原信号的先验信息。在信号处理中,稀疏表示是一种常用的先验模型,而字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恢复算法,以及字典学习算法展开研究,既为某些现有算法提供改进版本或
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丰富、稳定性高、导电性好、密度低等一系列优异的理化特性,在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多孔碳材料主要以化石资源为原料,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以资源丰富、可再生、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的生物质为碳源,合成绿色环保的多孔碳材料是替代化石基碳材料的理想途径。本论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理化结构调控构建新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导电材料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柔性导电材料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机/金属/高分子聚合物导电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通常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或需与其他柔性基材进行复合,因而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的缺陷;水凝胶易于受环境影响,在高温或低湿度环境下水分
手性高分子因其在手性识别、手性响应、手性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关于具有独特发光性质的手性高分子的研究。聚集诱导发光(AIE)聚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发光特性对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p H值、光照、力和溶剂等因素的敏感响应,逐渐发展为一类极具潜力的刺激响应智能材料。在本论文中,拟设计一种可对单一信号输入实现多重信号变化输出的AIE智能响应高分子,即单一
目的:本研究基于临床样本和肠炎小鼠模型,发现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重要的菌群代谢物丁酸含量显著增加。通过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丁酸对实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利用菌群体外培养和自噬激活/抑制肠炎小鼠模型,验证FMT通过丁酸介导的肠道菌群调节和自噬激活改善实验性肠炎的可能作用机
相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现象更为常见,并且由于大跨度屋盖结构自身特点和近地面流场的不规则运动,致使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相比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周围的风压场分布更加错综复杂,因此其风场分布特征、抗风安全性和可靠性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围绕大跨度屋盖结构风荷载研究和抗风设计需求,针对与大跨度结构屋面风荷载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了详细地研究。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