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含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的Mg-Gd-Zn-Zr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搅拌摩擦加工(FSP),对三种不同状态的Mg-Gd-Zn-Zr合金进行了FSP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铸态Mg-Gd-Zn-Zr合金,不同的FSP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加工质量。当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600rpm时,进给速度越大,“条虫状”加工缺陷的尺寸越小,进给速度为180mm/min时可以获得无加工缺陷的组织。对参数600rpm-180mm/min下FSP处理后的组织进行分析后发现,FSP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晶粒尺寸从铸态的54μm减小到大约4μm,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但是FSP加工后获得了不均匀的组织,主要分为轴肩作用区和搅拌针作用区。其中轴肩作用区晶粒尺寸较大,屈服强度较低,但延伸率较大;而搅拌针作用区则晶粒尺寸较小,屈服前度较高,但延伸率较低。此外,两个区域的晶粒取向也有所差异。轴肩作用区的织构较强,晶粒取向大部分与拉伸方向呈一定角度;而搅拌针作用区的织构较弱,晶粒C轴大部分近似于垂直于上表面;而搅拌针作用区的织构较弱,晶粒C轴主要垂直于搅拌针表面,但是分析其斯密特因子却发现当挤压方向平行于ND,沿{0001}<11-20>滑移方向的斯密特因子相差不大。LPSO在晶粒内部主要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完全贯穿于晶粒,另一种只在晶界周围形成。因此,对于含LPSO结构的晶粒来说,再结晶可能以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再结晶小晶粒在不含/含很少的LPSO地方形核,然后在小晶粒长大的过程中LPSO逐步消失,直到再结晶完全;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在含LPSO结构的晶粒内形成扭折带,在扭折带的边界形核,然后长大。通过分析其再结晶行为,可以发现晶内层片状LPSO结构对再结晶有阻碍作用。FSP作用于挤压态Mg-Gd-Zn-Zr合金后的结果表明,和挤压态组织相比,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由之前的23μm变成1-2μm;X相明显破碎,且在焊核区分布均匀。和挤压态相比,FSP处理后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此外,不同的FSP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的加工质量。固定进给速度,随着转速的增加隧道缺陷的尺寸逐渐减少;固定旋转速度,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隧道缺陷的尺寸越来越小;固定转速和进给速度,加工道次越大,组织越均匀,晶粒越细小。FSP作用于固溶态Mg-Gd-Zn-Zr合金,晶界粗大的X相明显被搅拌针破碎。由于焊核区局部温度较高、应变较大,大量X相转变成了细小的颗粒状第二相,且第二相在搅拌针的搅拌下弥散地分布于SZ区。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大的热输入量还是小的热输入量条件下,由于等效Holloman因子变化不大,均会发生相变现象。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颗粒状第二相会在短时间内转变成弥散分布的棒状X相,因此,相变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