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种滨藜属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种滨藜属植物——异苞滨藜和野榆钱菠菜为材料,围绕种子多型性这一主题,对2种植物的种子形态特性及其萌发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异苞滨藜 异苞滨藜具有2种类型的种子,黑色种子和褐色种子。褐色种子成熟后即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最终萌发率都在80﹪以上。黑色种子仅在5/25℃条件下有较高的萌发率(>70﹪),而在5/15℃;15/25℃条件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低(<20﹪),2星期的层积处理和划破果皮和种皮能够有效地加速和提高黑色种子在3个变温条件下的萌发,储藏1a后,异苞滨藜黑色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表明黑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 苞片中盐含量低,苞片对褐色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苞片作为散布结构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机会得到散布。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异苞滨藜褐色和黑色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降低;褐色种子在1.4mol/L的NaCl溶液中仍有少量萌发:黑色种子在0.4mol/L的NaCl溶液已没有萌发。在4mol/L的高盐溶液中处理20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黑色种子的萌发恢复率较高(84﹪),褐色种子的萌发恢复率较低(46﹪)。表明盐分对黑色种子萌发的抑制主要是渗透效应,对褐色种子萌发的抑制除了渗透效应外,还有离子效应。 2野榆钱菠菜 野榆钱菠菜具有3种类型的种子,褐色种子和2种黑色种子。以野榆钱菠菜的3种果实(种子)为材料,在在3个变温条件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新采收的褐色种子(C型)成熟后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并且在5/25℃下的萌发率最高(>90﹪);黑色种子(A型和B型)存在休眠现象。划破种皮,12-16w的低温或0℃下层积处理能够有效地加速和提高黑色种子(A型和B型)的萌发率,表明黑色种子的休眠属于非深度生理休眠。 储藏3a后,A型和B型种子的萌发率分别提高到48﹪和58﹪,储藏2a以上的C型种子几乎不再萌发。 苞片通过渗透效应能抑制C型种子萌发,冲洗或浸泡能有效解除苞片的抑制作用。 随着盐浓度增加,C型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显著降低,低浓度的NaCl溶液主要通过渗透效应影响种子萌发,而高盐溶液中主要表现为离子效应。
其他文献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I)是我国最重要的软木资源树种,其种子不耐贮藏,扦插繁殖困难,目前主要依靠天然更新。开展栓皮栎体胚发生再生植株研究,对栓皮栎进行优良无性系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影响下,小区外环境建设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小区环境质量是评价生态住宅小区非常重要的指标。绿化系统是小区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小区内唯一具
家族史不仅仅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发展史,而且是一部心灵史、精神史,它承载着家族成员生息繁衍状况,指向关键人物以及每个家族成员的命运,还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礼仪风俗
期刊
陈忠实老师起初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夹着雪茄,满脸沧桑,在白鹿原上眺望和沉思的凝重表情.站在他墓前,望着辽阔的灞河河川和沟壑纵横的黄土塬坡,我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他那坚
期刊
植物D类周期蛋白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杨树CYCD1;1、CYCD3;3周期蛋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植物抑制表达载体pCAMBIA1301-CYCD1;1-RNAi(以下
民族音乐文化要传承、发展、提高,就必须加强“母语”音乐教育,通过基础音乐教育的途径来发展我们的“母语”音乐教育。    一、中国母语化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纵观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通过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一种多型性昆虫,其鞘翅上的色斑变化丰富,许多分类学者常以此对其归纳分类。本论文运用PCR-SSCP方法对13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COⅠ基因
城市生态环境由于受到人为活动较大强度的干扰,其空气、水分、热量、土壤条件都具有不同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特别是绿地土壤的特性更是园林树木能否良好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