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紫堇的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ao_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两种紫堇属植物--灰绿黄堇和草黄堇进行了区系地理、SDS凝胶电泳、生物碱分析、延胡索乙素含量、挥发性成分含量及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甘肃紫堇属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位于北纬34.5至35.5度之间,东经102至105度之间.对这两种紫堇的种子进行了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根据蛋白质图谱,比较了甘南灰绿黄堇与三种不同产地的草黄堇的蛋白质相似度指数,依据相似度指数越高,种间的亲缘关系越接近的原则,认为甘南灰绿黄堇与陇中草黄堇的亲缘关系较近.对两种紫堇的生物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首次运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标样测定了灰绿黄堇和草黄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比较了不同生长环境中同一种内生物碱含量的差异及同一生长环境中不同种之间生物碱含量的差异,并讨论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这两个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别出110余种化学成分.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飞跃式发展和不断创新,高技术化产品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大部分设备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电源,人们对供电系统存在的供电效率低和电能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也就更加关注。不间断电源(UPS)的设计与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理想的UPS能够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能在市电断电或异常时实现完美的切换,向负载输出高质量的电能来维持其正常运行,因此UPS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