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竖向锚索+预应力支护桩在某深基坑的应用,本文通过理正软件计算加上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开展研究,对比两种计算方式的计算特点和计算结果,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取较优的计算方式,最后对竖向锚索+预应力支护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开展扩展分析,以此达到对竖向锚索+预应力支护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软件计算地表沉降的结果在理正软件抛物线法和三角形法计算结果之间,且接近三角形法。当使用理正软件进行基坑支护计算时,需要根据理正软件抛物线法去判断地表沉降的变化趋势,但是为保证计算精度,需要对其沉降值进行相应处理,避免计算偏保守。(2)基于数值计算结果与理正计算结果对比,对理正计算的输入参数进行建议,预应力大小建议增加到设计预应力的1.5倍;支护桩桩径大小建议减小为设计支护桩桩径的0.85倍;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位置距离支护桩边缘的距离增加为原本的2倍。(3)深基坑GA段支护桩添加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桩数值模拟、理正计算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7.64mm、9.57mm,两者间相差20.17%;未添加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桩数值模拟、理正计算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9.53mm、11.94mm,两者计算结果相差20.18%。(4)锚索的预应力由100kN增加到300kN过程中,竖向预应力的增加对基坑水平位移、基坑地表沉降和支护桩变形的抑制能力分别提高32.61%、30.93%和27.58%;支护桩剪力值减小33.01%,弯矩值减小37.19%。支护桩桩径由1.0m增加到2.6m过程中,较支护桩桩径2.6m而言,其基坑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最大剪力值、最大弯矩值和支护桩变形分别增加42.74%、12.66%、39.86%、34.07%和20.02%。竖向锚索到支护桩外壁距离由150mm增加到870mm过程中,基坑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最大剪力值、最大弯矩值和支护桩的变形分别增加49.89%、24.62%、31.53%、29.87%和18.72%。(5)经过计算后可知,本文依托工程的每根锚索的最佳预应力为100kN,支护桩最佳桩径为1.8m,竖向锚索到支护桩外壁最佳距离为45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