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热水解破解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释放及减量化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污泥排放量随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而增加。常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消化周期长、甲烷产量低、污泥减量化效果差,利用超声波以及超声波-热水解对污泥进行破解技术被广泛重视。本文研究了单独超声、超声-热水解组合预处理技术对剩余污泥影响,得到结论如下:(1)超声波对污泥破解产生的空化效应影响污泥性质。随比能耗增加破解效果增加,且20/25kHz双频>20kHz>25kHz, (20/25kHz、24000kJ/kg TS)效果最好,SCOD破解度达28.7%,氨氮、溶解性蛋白质为原泥2.96倍和7.1倍,TSS、VSS削减率24.2%和21.2%,污泥平均粒径降低52.0%。比能耗超过12000kJ/kg TS污泥破解增加缓慢,实际应用中保证超声效果及节约能耗,(20/25kHz双频、12000kJ/kg TS)为最佳单独超声处理条件。(2)超声对厌氧消化有机物释放及产甲烷量影响效果明显,对固体减量化提高作用有限,最佳超声比能耗12000kJ/Kg TS。随比能耗增加SCOD、溶解性蛋白质峰值越高,出现峰值时间提前,浓度趋于稳定时间提前,氨氮最大浓度达原污泥6.4倍;产甲烷量284.02 mL/g TS,比原泥提高19.7%;TSS、VSS削减率最大达18.62%和16.07%,与原泥17.03%和15.16%相比,超声减量化效果有待提高。(3)超声-热水解组合破解明显好于单独超声,效果最好是超声-80℃热水解组合。随温度升高,污泥SCOD破解度、氨氮浓度以及TSS、VSS削减率逐渐增加,溶解性蛋白质浓度在80℃达到最大值,超过80-C破解效果及污泥减量效果增加变缓:污泥SCOD破解度、氨氮、溶解性蛋白质、TSS削减率、VSS削减率最大值分别达41%、138.9mg/L、1265.9mg/L、30.9%和27.7%,与单独超声相比SCOD破解度增加12.8%、TSS和VSS削减率分别增加了7%和7.1%;污泥平均粒径与单独超声相差不大。(4)超声-热水解组合对厌氧消化有机物释放、降解及产甲烷量促进效果明显,且弥补单独超声在固体减量方面不足,TSS、VSS最大削减率比单独超声提高了19.17%、18.71%;随温度增加氨氮、TSS削减率一直增加,100℃时达峰值;SCOD浓度、溶解性蛋白质、VSS削减率及产甲烷都是先增加后降低,超声-80℃热水解厌氧消化最好,SCOD最大值5603.4mg/L,匕单独超声增加12.5%,产甲烷量最大332.5mL/g TS,比单独超声提高17.1%。
其他文献
为探索干旱区青稞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产量、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3K2
本研究采用田间病圃法和人工接种法,对28份人工合成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进行了抗性鉴定。人工合成小麦对这些病害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反应。C2和C20对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区域生态利益、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政策工具。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来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浙江省自2005
为了解高寒沙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的基本状况,测定青海省沙珠玉荒漠人工植被恢复区中小叶锦鸡儿凋落物下的土壤随凋落物的分解,其有机质,N,P,K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样地
二十世纪的工业文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全球各个国家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中国也不例外。我国逐渐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开始探索新的发展
为了后期玉树重建建设过程中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治理,对典型泥石流灾害区域泥石流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泥石流多为小型中易发,补给方式为沟底再搬运,且因侵蚀方
针对冷媒泵轴在安装运行过程中短期内发生多次断裂事故,采用光学显微镜、X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断口分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断裂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冷媒泵轴材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