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新特点之反垄断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垄断法在保护竞争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控制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地位和控制企业合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并购的高发期,并且主要表现为跨国并购盛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外资并购;二为资产的重组;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之要求。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立法现状来讲,我国的反垄断法草案刚刚出台,尚处于意见征求时期,许多的现象没有得到反映,很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特别是近年来,并购浪潮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更应该引起我们正在完善反垄断法的法学界的注意。本文在研究分析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目前跨国并购领域出现的新特点和趋势,重点分析了其中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品牌扩张和技术独占,结合反垄断控制基本原理,对这些新出现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反垄断分析。经过实证主义的分析后,本文认为,品牌扩张尤其是水平方向的品牌扩张,具有明显的阻碍市场上其他竞争者进入,控制市场结构的意图,其垄断性质明显,应该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跨国并购,除非有豁免例外的存在,水平方向的品牌扩张都应该受到反垄断法的严格的限制。在技术领域,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作为反垄断的一个例外而存在的,所以应该结合反垄断法的基本控制原理和对知识产权的基本保护原则,科学地界定并购后的企业的相关市场,分析相关市场份额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有效竞争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针对高新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由于其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理应获得国家反垄断法相对宽容的规制。本文根据对上述特点的分析认为,针对跨国并购的这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单纯地依靠国内的竞争法解决跨国限制竞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本文经过分析认为,我国只有积极地参与到WTO竞争政策的多边协议谈判的框架内,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WTO竞争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面临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国内相关的竞争法规,才能真正地解决跨国限制竞争的问题。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将在全面论述道情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同时,重点论述作为道情主要存在形态的民间道情,并拟从民俗学角度对以往的研究加以补充,探讨民间道情的本体及其生存语境,将道情的内部
当前中国法文化研究和法律解释研究均存在盲区。法文化研究始终在现代中国法文化觉醒的路径和吸纳“本土资源”的渠道方面语焉不详,而法律解释研究又因为对西方法文化参照系过于依赖而迷失了方向。笔者以为,只有意识到法文化与法律解释间的联系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完善法律解释体制的原因与方向,也才能切实的指出法文化困局解脱的出路。法文化的生长与族性的觉醒需要法律解释的催化;法律解释制度的改革必须考虑获取法文化的支撑。本
“珠玉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笔者已想不起来了,但认为将其用在周恩来身上,则再贴切不过。在笔者眼中,周恩来是一位既富于深厚教养和学养,又有着
海事请求保全制度不仅是海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海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有制度。海事请求保全概念是我国诉讼法理论上出现的一个崭新概念,这也是作为特别法的《海事诉讼法》
通过大量实例对目前发展较快的观演建筑进行了深入剖析,反映了建设规模、舞台设施、建筑形态以及设计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客观现状并做了比较详尽的总结归纳和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