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已提上议事日程。世界各国都在探求解决办法,我国已开始实施六大林业生态工程,林业分类经营也已成为目前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可它们面临同样的问题:公益林建设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虽然理论界有人提出应由政府承担公益林建设费用,但目前我国政府财政资金短缺,无力承担全部费用。于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便成为必要。 本文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背景研究为基础,明确了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补偿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补偿要素(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方法),力求探索补偿实践中较为合理的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补偿对象及补偿方法等,初步构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阐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基础。在界定森林、森林生态效益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概念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补偿特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具体分析了补偿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本文研究具有针对性。 第四部分,补偿的主体和方法。探求出补偿的原则、具体范围和补偿方式、方法,为补偿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补偿标准。在生态效益科学计量的基础上,研究补偿标准设计,分析了补偿实质和补偿的依据,探求补偿实践中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额度。 第六部分,补偿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本部分主要针对补偿实践中存在资金不足,补偿标准不到位,提出了财政投入、征收生态税等十种资金筹集渠道。最后规划了补偿资金使用的范围、程序,使资金使用管理具有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