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身体审美化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美学发展史上,尼采是较早将身体话语从基督教文化模式中解放出来的美学家之一。尼采的身体话语使西方哲学美学的起点从形而上学的理念形态或者实践理性形态转向现实身体,同时将身体视作衡量一切价值的新标准。尼采将具有原始冲动的酒神精神灌注于身体之内,在酒神的醉态中释放身体本能和欲望,并通过外观化、形态化、明晰化的日神形象表现出来,最后在个体化的毁灭中复归于“太一”,这一过程即是尼采美学思想的审美化,即将丑陋的、无形态的酒神冲动化为“太一”,从而在形而上学意味的酒神精神中得到自由和解脱,即达到人性解放意义的审美状态,体现这一过程的即是尼采的悲剧美学思想,但是早期尼采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将其审美化推到极致,能够充分体现这一审美化的应是后期的美学思想。尼采将带有酒神冲动的身体塑造出拥有强力意志的超人这种新的完美的人格,并将其中的道德伦理体系加以美化和衡量,将身体审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实现对身体审美化的超越。本文首先针对基督教文化模式下身体本能罪恶化的对应点,阐述了尼采身体审美的出发点,即对基督教文化模式全面反叛的个体生理机能,体现出尼采生命意识的肯定与觉醒,揭示尼采身体审美化的感性上升以及其有限度的外观显现。其次,探讨了尼采身体审美化的具体内涵,分析了醉态与慰藉的酒神精神向适度外观的日神精神的身体审美化过程,以及个体化原理下的复归与狂欢。其三,论述了尼采身体审美化的形而上学超越,通过探讨尼采身体审美化的灵魂超越、人格超越和伦理超越,发掘其中理想的身体审美境界。而这一审美理想,对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观念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的主旨是對《集韻》的詞()進行研究。 第一章,闡明與詞()有關的體例,爲後面的研究做凖備。 第二章,探討《集韻》詞()的構成及釋義特點。在詞()構成方面,《集韻》原則上
  本文阐述了死亡在马尔克斯作品中的表征。马尔克斯在他的作品中阐释了死亡与生命之间的奇妙关系从《有人弄乱了玫瑰花》开始,这一倾向逐渐增强,《百年孤独》则集中体现了这
在“同光体”诗人中,陈三立的诗学主张和沈曾植、陈衍有同有异。他主张诗人要培植浩荡苍茫之气,并以救济天下为己任。他提倡在学习唐宋诸家的基础上自成面目,并形成“沉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