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内源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RNA干涉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生物体能够在干旱、高温、高盐碱度等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与细胞内高浓度的海藻糖含量有直接的关系。当生物体被以上恶劣环境胁迫的时候,海藻糖对生物体及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外源海藻糖对生物体及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同样起到保护作用。在以前,人们认为海藻糖只是作为一种碳源被贮存在细胞体内。在后来,才发现海藻糖通常是在环境胁迫条件下产生的,其含量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是一种应激代谢物。海藻糖合酶基因是在植物抗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与谷氨酸、脯氨酸、甜菜碱合成酶基因一样,是一个与抗逆相关的
其他文献
为解决甘薯贮藏期间烂薯率高、贮藏后品质不好的问题,本研究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紫茎泽兰沸水提取液浸泡和干粉粉末拌薯两种处理方式、不同剂量分别处理“南薯008”(属于紫薯)、“香薯”(属于鲜食薯)、“豫薯7号”(属于淀粉薯)三个甘薯品种,分别在贮藏第0d、60d、120d、180d测定其烂薯率、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Q-淀粉酶活性,探讨了紫茎泽兰对甘薯贮藏烂薯率和保鲜效果的影
学位
利用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克隆从33份小麦属(Triticum L.)和山羊草属(Aegilops L.)材料中共克隆得到39条Waxy基因5,端非编码区(5UTR)序列。同时,结合NCBI中已知的42条小麦近缘种属Waxy基因序列和8条来自大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和拟南芥中Waxy基因序列,对所得序列的酶切位点、插入缺失片段、重复序列和上游开放阅读框序歹(?)(uORFs)的多态性等进行了分析,
学位
玉米产量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玉米种质资源中蕴含着很多影响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功能等位变异,鉴定出这些功能等位变异可以深入了解产量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开发与这些功能变异紧密关联的功能标记,从而通过分子标记选择的手段进行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关联分析作为高分辨率的QTL发掘手段,能够把目标性状同基因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直接鉴定出与表型变异密切相关的功能等位变异,因此已成
学位
随着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推进和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四川油菜生产越来越要求简化省工的少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由于直播油菜在四川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均有种植,因此有必要在不同区域下研究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生态条件对直播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针对区域特点形成相应的直播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为此,本文于2010-2011年采用“同年多点分期播种”(邛崃市、射洪县、雨城区)和裂区试验设计,以三个播种期为主
学位
实验室前期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获得了转AtCIPK23基因的马铃薯株系,并且通过PCR、Southern blot和RT-PCR检测证实了AtCIPK23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且在转录水平上得以表达,该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在生理水平上对低钾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前期实验观察到转AtCIPK23基因马铃薯植株表现出比非转基因马铃薯植株更强的耐旱表型。为验证转AtCIPK23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耐旱性,
学位
沼液是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后的产物,作为肥源代替化学肥料施用,不仅能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及化肥生产成本,还能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业朝着高效、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本试验以四川农业大学正红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正红6号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养猪场沼气池中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沼液,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百盛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试验地上,基于“玉米-小麦-玉米”旱旱连续轮作模式,针对丘陵区
学位
蛋白质是稻米中含量仅次于淀粉的物质,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明晰稻米中蛋白质含量及组成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对今后的水稻食用品质改良和育种及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评价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提取和测定稻米中蛋白质四种组分组分的准确、方便的方法,为分析稻米中蛋白质组分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籼米中总蛋白及蛋白质四种组分的含量以及蛋白质的亚基组成对淀粉理化特
学位
小麦的许多性状(如品质性状,产量性状等)都是由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的。蛋白质是小麦籽粒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小麦籽粒灌浆期蛋白质含量是受数量性状位点控制的,同时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也受数量性状位点控制,因此研究灌浆期小麦籽粒蛋白质的积累过程及其QTL定位对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系R146与R97为亲本所创
学位
油菜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杂种优势利用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目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细胞核雄性不育(GMS)、自交不亲和(SI)及化学杀雄(CH)。CH途径具有亲本选择自由并且范围广、育种周期短、可诱导母本产生100%雄性不育群体等优点,已成为油菜杂种优势育种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成功运用CH的关键是选择优良的化学药物作为化学杀雄剂(CHA)。本研究通过对苯磺
学位
本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供试材料,选取“日本青”和“韩国三青豆”两种大豆品种,在锌铬复合污染土上进行人工盆栽试验,对两品种大豆浸种和喷施矮壮素(处理浓度为0.50g/L、0.75g/L、1.00g/L、1.50g/L、2.00g/L、以处理浓度0g/L为对照),完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重复5次,共110盆。试验对大豆鼓粒期根际土有效态锌铬含量,大豆鼓粒期根、茎、叶、籽粒锌铬含量及其各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