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及次均住院费用等情况,探索不同财政投入水平、不同医疗成本、不同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对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从而探讨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线索、参考依据和相关对策建议,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方法在问卷设计之前,通过中国知网、维普,CBM、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以“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等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归纳国内外研究中涉及到的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及控费措施等内容,为研究奠定基础。并通过头脑风暴法,邀请物价局、卫计委等相关领域专家及医院等部门负责人一起讨论,就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自由发表看法,并提出对于控制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见解。最后结合本研究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在数据调查阶段,借用行政指令向安徽省的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电话或现场调查等方式对收集上来的可疑数据进行核查。另外对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医院自身发展存在的难题及建议。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阶段,运用Epidata3.1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用Spass16.0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到102家县级公立医院(其中中医院45家,综合医院57家)2013-2015年的完整数据。102家医院2013-2015年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总人次以及次均住院费用均呈上升趋势,且中医院2015年的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较2014年的增长幅度有所提升。所调查的102家县级公立医院2015年次均住院费用为4026.5±805.2元,最高次均住院费用是最低次均住院费用的3.4倍。其中个别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在6000元以上,其卫生技术人员数、固定资产及医疗成本也相对较高。102家县级医院财政补助平均水平在5%左右,只有50%的医院的财政补助水平超过4.7%。所调查医院的药占比大都在35%水平以上,甚至有个别医院高达55.6%。有一半医院的人员支出占比水平低于31.6%。大部分县级公立医院都没有甲类大型检查设备,且只有一种乙类大型检查设备。次均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均GDP水平和不同药占比水平的次均住院费用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83和P=0.474)。不同财政补助水平的次均住院费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4),且负向影响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不同人员支出占比的次均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5),且人员支出占比与次均住院费用也呈负相关。另外不同卫生技术人员数、不同医疗成本水平、不同固定资产水平、不同乙类大型检查设备种数的次均住院费用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与次均住院费用呈正相关,正向影响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结论控制医疗费用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且导致住院费用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将县级公立医院年度次均住院费用作为“控费单元”,从财政补助、卫生技术人员数、固定资产、医疗成本等“外环境”因素入手,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医院管理、优化内部运行等相关政策措施来控制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这将是一个可行和有效的策略,更有利于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