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及预警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纺织行业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贸易顺差背后伴随的是产业利润低下、贸易摩擦不断,和国际贸易关系紧张。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中国纺织行业的出口贸易受阻,加之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各种贸易壁垒不断涌现,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环境恶化。本文在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安全理论和预警理论基础上,运用三元边际模型、CMS模型对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结构效应和经济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并探究了贸易失衡下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安全状态。结果显示: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失衡是由数量顺差、广度逆差和价格逆差构成的,但是三者的贡献度不同,其中数量失衡的贡献度最大,广度和价格失衡的贡献度较小;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失衡CMS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的“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和“结构交叉效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受国际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影响显著,所以“进口需求效应”下降最为明显,其他效应指标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建立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测算贸易失衡下的产业安全状态,发现中国纺织行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说明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安全依旧存在问题。结合前文的分析,本文从产业安全的视角出发建立了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评价体系,基于可拓物元模型构建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预警机制,评定失衡等级,并定量测算了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失衡状况,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失衡处于“中警”状态,2000-2010年逐渐恶化。通过对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由我国以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决定的,直接原因是纺织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利润空间小等行业特点契合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两者使得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所以纺织行业的贸易顺差逐渐增加,贸易失衡现象日渐严重。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纺织行业贸易失衡的状况,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贸易失衡的原因,并且建立了贸易失衡的预警机制,希望能够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可分为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与自由的精神生产两种形式,突出了精神生产的文化哲学意义。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研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
<正>根据汉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汉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汉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汉语进行交流的
会议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各类型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持续走高,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控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现代企业中,投资与融资活动
本文采用Suits (1977)提出的Suits指数和洛伦兹曲线,首次估计和比较了中国汽车消费税和燃油税的累进性。在计算消费者实际税收负担的时候,由于微观消费数据难以取得,因此本文
在地理知识体系中,地图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同样也是最能形象表现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良好地认识和运用地图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使高中生学习
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它以显著的成效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