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statin在慢性间歇低氧致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内源性CST在慢性间歇低氧(CIH)致大鼠高血压中的变化;  探讨外源性CST处理对间歇低氧致高血压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模型建立:SPF级SD大鼠30只,健康、成年、雄性,体重220~250g,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trol,CON)、间歇低氧组(intermittenthypoxia,IH)和间歇低氧用药组(intermittent hypoxia+ catestatin,IH+C ST)。间歇低氧组置于舱内,舱内循环充入氮气和压缩空气,舱内氧浓度最高为21±0.5%、最低为5±0.5%,间歇低氧循环时间为120s(60s-60s),对照组置于与间歇低氧舱相似的舱内,舱内循环充入洁净压缩空气,每天持续8h,共3周,正常饲养。  2.血压遥测系统实时监测评估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  3.左心导管法测量各组大鼠心功能的变化。3周后,左心导管法测量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测量各组大鼠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度(dp/dtm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度(dp/dtmin)。处死大鼠后称取左心重量,以左心与体重的比值作为左心室肥大指数。  4.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动静脉血浆catestatin(CST)浓度。  5.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内嗜铬颗粒分布情况。6.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动、静脉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组胺(His)浓度。  7.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中枢组织大脑、小脑、延髓和外周组织左心、肺组织内嗜铬蛋白A(CHGA)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1.模型评价指标:  1.1 血压遥测系统监测结果:IH组大鼠血压从第10天开始较CON组高14.9%(P<0.05),至第20天IH组大鼠血压显著高于CON组,为43.2%(P<0.01);IH+CST组大鼠血压第16天开始较IH组低5.1%(P<0.05)。  1.2 左心导管法测定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显示:IH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分别比CON组高18.9%,24.8%和21.9%(P<0.05);与IH组相比,IH+CST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低11.3%,11.0%和10.3%(P<0.05)。  1.3 计算各组大鼠左室肥大指数得出:与CON组相比,IH组大鼠左室肥大指数高15.8%(P<0.05);与IH组相比,IH+CST组大鼠左室肥大指数低19.0%(P<0.05)。  1.4 三组大鼠左心室dp/dtmax测定:与CON组相比,IH组大鼠左心室dp/dtmax高55.6%(P<0.05);IH+CST组大鼠左心室dp/dtmax较IH组大鼠低34.7%(P<0.05)。  1.5 三组大鼠左心室dp/dtmin测定:IH组大鼠左心室dp/dtmin高于CON组58.3%(P<0.05);IH+CST组与I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探索指标:  2.1 各组大鼠动、静脉血浆CST浓度测定结果:IH组大鼠动脉血浆CST浓度比CON组低6.6%(P<0.05);IH组大鼠静脉血浆CST浓度比CON组低4.1%(P<0.05)。  2.2 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内嗜铬颗粒分布情况:  CON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胞体较大,胞质内可见大量嗜铬颗粒,线粒体结构正常,核膜光滑清晰;IH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胞质内嗜铬颗粒少,线粒体肿胀,部分嵴丢失;IH+CST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胞质内嗜铬颗粒多,线粒体结构清晰。  2.3 大鼠动脉血浆NE,E和His浓度测定结果:IH组大鼠动脉血浆中NE,E浓度比CON组高,His浓度比CON组低16.9%(P<0.05);IH+CST组大鼠动脉血浆中NE浓度比IH组低17.2%(P<0.05),E浓度比IH组高7.0%(P<0.05),His浓度比IH组高。  2.4 大鼠静脉血浆NE、E浓度测定结果:IH组大鼠静脉血浆中NE,E浓度比CON组高11.9%,20.6%(P<0.05);IH+CST组大鼠NE浓度比IH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E浓度比IH组低14.2%(P<0.05)。  2.5 CHGA蛋白量的变化:在肺组织,与CON组相比,IH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在左心组织,与CON组相比,IH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在中枢,与CON组相比,IH组大鼠大脑、小脑和延髓内CHGA蛋白表达量下调。  结论:  1.慢性间歇低氧时儿茶酚抑素表达水平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这可能是慢性间歇低氧性高血压产生机制之一。  2.外源性CST处理,可缓解间歇低氧诱导大鼠产生的高血压,这可能与CST抑制儿茶酚胺释放,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其他文献
患者 男,52岁.体检发现肝肿物3 d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专科检查无阳性体征.既往史:7 年前因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行手术治疗.实验室检查:谷酰转肽酶 114 U/L(参考值1
期刊
近年来,CT和MRI等影像方法在飞速地发展,影像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影像诊断人才满足临床需要亦是日趋重要.医学影像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影像新设备
期刊
患者 女,37岁.因“胃癌术后5 年,自觉腹部包块20余d”入院.既往史:胃癌 2 次术后化疗后,病理结果:低分化腺癌.患者近期发现腹部包块,无不适.查体:腹部平坦,于下腹-盆腔可触及
期刊
目的:  此研究旨在揭示普通棉耳狨猴MHC-Ⅰ类和β2m基因的特征,阐明狨猴MHC-Ⅰ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丰富狨猴的MHC-Ⅰ类分子背景资料,提高后续挑选狨猴作为实验动物时的稳定性和
患者 女,39 岁,孕 4 产 1,因妊娠 34 周+3 ,乏力、皮肤巩膜黄染 1 月,加重 10 d就诊于当地医院.患者无肝炎、口服避孕药病史.既往行 MRI增强检查提示肝脏多发富血供占位性病
期刊
本室首次报道核因子高迁移率组蛋白N2(High Mobility GroupChromosal protein N2,HMGN2)具有抗菌的新功能,本文旨在对HMGN2分子抗菌机制和是否具有趋化活性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ox-2、nm23-H1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观察100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nm23-H1和HSP70蛋白的表达
背景: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并由伊蚊传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蔓延最快的虫媒传染病之一。  城市化是全球发展的一个趋势,其对人类生活、环境健康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