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内部的不和谐逐渐显现出来,导致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滋生,尤其是城乡收入、环境、社会福利差距的拉大。城镇化是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社会现象,它是社会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将近9亿的农村人口,江苏作为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近年来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影响了该省城镇化的进程。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节约社会成本的有效形式,而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为促进城镇化与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理论证据。当前江苏的情况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江苏人口大省的劳动力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江苏农村地区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城乡之间收益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影响江苏今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因此,能否抓住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契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对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将分六个部分对江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探讨。论文的绪论由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与梳理,以此获得本文的理论构架。第二部分介绍了江苏城镇化的现状与发展进程、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与现状、发展城镇化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为后文的问题与对策做了烘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依据上一章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也给我国有类似情况的地区以借鉴。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回顾,并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探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