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推动空军装备实现了跨域式发展,空军备件保障作为影响空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撑,其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方法等还没有形成。新机备件保障中不断暴露出种种问题,单纯依靠军队的努力,已经难以解决。因此,依靠军民双方的力量,研究军民融合式备件保障模式已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空军战备备件储备现状,指出存在以下问题:储备方式单一,储备弹性差;储备周期长,积压和废旧物资所占比例高;不合理的储备格局;轮换方法不科学;呆滞率高。其次,提出军民融合式解决方案,即构建军民一体化保障模型,建立衡量性能保障的评估指标,与供应商建立契约制度,完善军民融合法律法规四个方面,形成一套军民融合式空军战备备件储备模式。新模式构建了由12个步骤构成的基于性能的保障实施模型,用以规范战备备件军民融合储备的实施步骤,列出了合同商保障契约中具有代表性的使用与保障成本要素的一般标准,用以衡量合同商的活动。最后,从军事性、经济性、服务性三方面提出新模式的绩效评价标准,衡量不同军民融合项目的效果。新模式重点解决战备备件储备以性能为基础,从静态储备向动态储备转变,加快轮换与周转,扩展保障渠道,提高储备的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以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