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以碳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电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以碳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绪论,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碳纳米管用于热敏纸中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水热法合成负载二氧化铈的介孔碳并用于水合肼的催化氧化,超声法合成负载二氧化锡的介孔碳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无酶检测。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以及金属氧化物-碳材料复合物的概况,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第二章为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碳纳米管用于热敏纸中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将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成修饰电极,利用碳纳米管的富集特性和快速电子传递能力及四氧化三铁良好的催化能力,实现了对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并成功应用于生活常用纸样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  第三章为水热法合成负载二氧化铈的介孔碳并用于水合肼的催化氧化。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铈-介孔碳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材料作为电极修饰物,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灵敏的水合肼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水合肼有很显著的电化学催化氧化能力,峰电流明显增加,峰电位发生负移,对水合肼的检测有较低的检出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成功实现对实际水样中水合肼含量的检测。  第四章为超声法合成负载二氧化锡的介孔碳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无酶检测。通过简单的超声方法合成了二氧化锡-介孔碳复合材料,并用其构筑了一种无酶的过氧化氢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二氧化锡、介孔碳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对过氧化氢特异性的电化学催化能力明显提升,峰电流增加,峰电位正移,对过氧化氢的检测有较低的检出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成功实现对市售牛奶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检测。
其他文献
含硫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排放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汽车尾气及化学工业,其中SO_2,H_2S,COS,CS_2等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二甲基硫(CH_3SCH_3,DMS)是最重要的自然硫源,由海洋浮游生物分解产生后挥发到大气中,其氧化产物参与气溶胶及酸雨的形成,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这些含硫化合物氧化过程的机理和动力学,对深刻了解大气中
该论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由对氯硝基苯还原制备对氯苯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系统考察了以不同负载Pd为催化剂时,Pd的浓度、载体的种类以及Pd与SnO结合后对于对氯硝基
摘要:利用磁性粒子Fe304为载体,结合表面分子印迹技术,通过使用虚拟模板、温敏单体以及新型的功能单体分别合成了磁性虚拟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温敏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及基于DD-AA二重氢键阵列的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取得了高的选择性及很好的吸附效果。新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成功制备与应用为分子印迹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其更好地发展。全文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节中的绪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