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荷特性的牵引网潮流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运行密度和运行功率都在提高,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牵引供电系统带来了负序、谐波、电压波动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其中牵引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构成之一,其对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建立机车—牵引网仿真模型,并对牵引网进行潮流分析势在必行。本文以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牵引供电系统建模、牵引负荷建模、牵引网潮流分析方法及交直流机车混跑牵引网谐波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建立牵引负荷的静态及动态负荷模型。其中静态模型包括多项式负荷模型及幂函数模型。研究了牵引负荷动态建模的方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其功率方程,得到其动态负荷模型。基于牵引负荷构成提出“牵引电机并联感应电动机和静态负荷”的综合负荷模型对牵引负荷进行建模。(2)针对静态负荷模型中的恒功率模型和多项式模型,利用P-V曲线法仿真分析其模型参数变化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对动态负荷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机车运行过程。结合前面的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牵引供电系统及恒功率负荷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恒功率负荷模型及多项式负荷模型对牵引网进行静态潮流分析。研究牵引网动态潮流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仿真与文献值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综合负荷建模方法及潮流分析方法可行且准确。(3)在分析牵引网谐波传输理论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交直流机车混跑牵引网谐波特性。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机车及交直交机车仿真模型,并分析其谐波特性验证所搭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分析牵引网线路长度、机车位置、机车参数等因素对牵引网谐波特性的影响。牵引网越长,首端电流谐波畸变率越高,谐振点降低;机车距离牵引变电所越远,首端电流谐波畸变率越高;首端电流谐波畸变率随着机车功率的增加而减小。交直交机车的再生制动情况能量被交直机车所利用。
其他文献
工农业的发展在助推经济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污染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尤其是水体中重金属的原位在线检测对环境预警尤为重要。目前,电解液阴极辉光放电原子发射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以蓬勃发展。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在修建高铁、高速公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工程。隧道工程在穿越山川河流、缩短时空距离、提高运输能力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发展。但是,山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环境的恶劣性给隧道工程的修建带来了诸多难题,其中,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石油天然气赋存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中新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涌现,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用户对低丢包率、严格的时延上限边界和严格的时延抖动需求,确定性网络应运而生。然而,确定性网络用户除了对网络的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外,对于自己隐私保护也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为确定性网络提供一套安全、高效的匿名认证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可分为以下三点:1.根据确定性网络常见应用场景的特性,阐述两
土体的强度与变形是整个土木工程领域中研究最多的两个方面,其运用广泛,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岩土工程中,砂土的宏观力学性质(主要是强度与变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且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化石燃料燃烧、化学工业以及机动车的使用造成CO大量排放并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加以消除,在众多消除方法中,低温CO催
新新闻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不仅对新闻报道的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而且还将这种新观念渗透进了具体的新闻实务之中。在我国,伴随着报业改革,新新闻主义报道的身影
近年来,人们发现大多数过渡金属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反应物和产物处于不同的自旋态势能面上。随着越来越多反应机理的发现,化学家Schr?der,Shaik,和Schwar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如能成功商采,将对改善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意义重大。然而深海水合物在开采扰动下容易发生不可控的分解,严
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电动力修复技术(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EKR)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因其具有去除污染物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热脱附技术是有机物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主要技术之一,但由于加热温度通常为350~600℃的高温,导致修复能耗和成本较高,因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在低温下通过热脱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