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F对小麦根腐病抑制及对苯并咪唑降解效应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在我国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中不可或缺[1]。根腐离蠕孢菌以及镰孢菌属是引发根腐病的主要元凶[2][3]。作为危害小麦的三大病害之首,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类型[2].据统计由于根腐病可引起小麦减产达20%~60%[3],它可使小麦严重产量及损害经济,因而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一直很受重视[4]。目前针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拌种为主[5],但农药残留超标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农药施加过量会引起严重的面源污染。因此,急需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小麦根腐病的方法来替代传统农药来防治根腐病。本文选取北方主要小麦品种“东农024”为试验材料,苯并咪唑为试验农药,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在小麦生长及根腐病防止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苯并咪唑的降解效应。本研究选择的是丛枝菌根真菌中分布广泛、可与多种宿主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普适性菌种摩西球囊霉作为优选菌剂,定量分析其在小麦生长及根腐病防止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表明:摩西球囊霉(GM),它能同小麦宿主结合形成和谐互利共生体,菌根的侵染率可至42.2%;小麦对菌剂摩西球囊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地下器官高于地上;AMF强化使小麦的株高、根系总表面积、地上及地下生物量(p<0.05)、分别提高了26.67%、20.33%、38.9%、和82.3%、。AMF侵染植株抗逆能力显著提高,其发病率、发病指数分别降低38%、3.74%,根腐病得到有效防治小麦种植过程中,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能够有效促进小麦的营养生长,显著降低发病概及发病情况。将AMF用作生物农药与苯并咪唑44号相比较,其替代效果74.3%。综上,人工接种AMF菌剂可显著提高小麦根部AMF侵染率,GM侵染效优良,明显增强小麦菌根依赖性,可与小麦稳定的共生;添加GM可显著促进小麦的生长,其中小麦株高、根系总表面积、生物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增强小麦抵抗病害能力,对小麦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苯并咪唑的降解效果显著,GM在生物农药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探讨内分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选取时间段(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PDCA循环指导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实习的100名护士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将其分为两组,按照事先
水稻作为全世界栽培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和单子叶的模式植物,其抗病性研究非常重要。近十年来,植物防卫反应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是“gene for gene”分子模型的建立以及一系列R基因的克隆。但由于小种专化性,这些进展并没有给实际应用带来太大的突破。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抗病信号转导的下游分子。 植物P450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防卫反应。本文根据以前的结果,在水稻的基因组中找到了一个可能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通过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护理教育见闻,借鉴美国护理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的经验,以更好的为培养我国优秀的护理人才服务.
目的:探讨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管辖安新社区2020年1月-2020年2月的80户住户(共290名居民),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
本文应用RAPD及ISSR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孤雌生殖卤虫十个地理品系的DNA指纹进行分析与鉴定,对等位基因和基因座位在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孤雌生殖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