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迅速崛起,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物流行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求两者之间是否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可以分别反映出物流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故本文对我国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之间的协同性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这对于促进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分析我国物流业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整体和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法分别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接着,运用协同学序参量方法分别构建了物流绩效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模型、生态环境绩效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模型以及物流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随后,分别对我国整体和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整体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进行实证研究时,从纵向角度分析,发现在2012—2017年,我国物流绩效子系统有序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绩效子系统有序度在2014年与2015年略有下降,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3—2017年,我国物流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复合系统协同度在2015年略有下降,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对我国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进行实证研究时,从横向角度分析,可以发现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子系统有序度于2012—2017年间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在生态环境绩效子系统有序度方面,除海南省外,其它省市及自治区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子系统有序度与生态环境绩效子系统有序度年平均增长率均高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这表明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增长幅度领先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本文还分别对比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子系统与生态环境绩效子系统的平均有序度,发现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测算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发现在2013—2017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复合系统协同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分别对比了2013—2017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年平均增长值,发现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最后,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2013—2017年我国整体和2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论给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光缆密度、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万人民用汽车拥有量这三个指标因素对我国整体、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影响显著,光缆密度、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对西部地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分别对各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协同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进一步促进物流绩效与生态环境绩效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