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急剧升高不仅可以造成肝脏胰岛素抵抗(IR),还可以激活促炎症反应的NF-kB通路,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FFA促进TNF-α、IL-6等促炎因子在肝脏的表达增加而实现的。游离脂肪酸和上述炎症因子共同作用造成机体主要代谢器官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降低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同时也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胃转流术是否可以通过减轻2型糖尿病(T2DM)大鼠炎症反应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喂养联合注射链脲霉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6只),糖尿病胃转流术组(共18只,术后2周、术后4周、术后8周各6只),糖尿病胃转流术假手术组(6只),正常对照组(6只)。术后观察2、4、8周。每周测量体重和血糖。每组大鼠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评价大鼠胰岛素敏感性。Elisa方法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酶联免疫法测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TNF-α、IL-6;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TNF-α、IL-6。 结果: 1、体重变化:胃转流术组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变化:胃转流术组大鼠空腹血糖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转流术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C肽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两组大鼠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胃转流术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显著增加,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大鼠胰岛素抵抗得到了改善。 4、血清及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胃转流术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明显减少,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炎症因子指标的表达:肝脏组织中,胃转流术后TNF-α、IL-6的表达明显减少,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大鼠肝脏炎症反应有所减轻。 结论: 我们的结果显示,胃转流术后大鼠血糖下降,4周左右基本接近正常血糖;术后大鼠胰岛素和C肽明显减少,提示胰岛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术后体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明显下降;术后肝脏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明显减少,表明肝脏炎症反应减轻,我们推测胃转流术后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可能跟术后大鼠体重减轻,脂肪含量下降,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