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肾主生殖,肾虚被普遍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病机。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治疗含有肾虚病机的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用药经验借鉴。方法:一、查阅古今文献,分析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二、利用电脑在CNKI中检索关键词“肾虚”+“复发性流产”得出相关文献,设立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得到最终文献,提取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年份、第一作者及通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主生殖,肾虚被普遍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病机。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治疗含有肾虚病机的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用药经验借鉴。方法:一、查阅古今文献,分析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二、利用电脑在CNKI中检索关键词“肾虚”+“复发性流产”得出相关文献,设立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得到最终文献,提取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年份、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或导师、方剂名称、证型、药物组成以及治疗时间等内容输入EXCEL表格,建立肾虚型复发性流产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好的数据库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加入分析池,运用数据挖掘模块中的统计分析(使用其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分析、药物五味分析、药物归经分析)、关联分析(设置置信度为0.90,支持度为0.30)和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次前20名的药物进行分析,设置距离类型为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类平均法,以横向聚类图展示,以距离>7为界)等功能对所导入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一、1.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决定了肾对人体生殖活动具有主宰作用。2.肾通过与肝脾心肺、气血、冲任、胞宫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生殖活动的调控。二、1.文献一般情况:经检索共得到143篇相关文献,经逐篇阅读后筛选出9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含期刊论文51篇,学位论文41篇。发表年份从2009年至2020年,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0年相关文献数量较多,每年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2020年文献数量最多,有18篇。共提取出99个方,109味药。2.证型情况:以肾虚血瘀证研究最多,其次是肾虚证,接下来是脾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阴虚血热证。3.用药情况:统计分析得出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由高到低依次是菟丝子、续断、桑寄生、当归、丹参,药物功效频次排名前五的由高到低依次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崩漏、续折伤,药气频次排名前四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平、微温、温、微寒,药味频次排名前三的由高到低依次是甘、苦、辛,药物归经频次排名前三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入肝经、肾经、脾经。聚类分析得出两类核心药物,第一类核心药物是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第二类核心药物是当归、丹参、白芍、甘草、杜仲、白术、党参、熟地黄、黄芪、枸杞子、黄芩、苎麻根、川芎、茯苓、山药、山茱萸。药物组合关联度分析得出44条结果符合置信度≥0.90、支持度≥0.30,这44个药物组合的提升度均>1,其中前9个组合的置信度达到1,分别是白术+菟丝子,杜仲+菟丝子,阿胶、续断+菟丝子,白术、续断+菟丝子,甘草、续断+菟丝子,阿胶、桑寄生+菟丝子,白术、桑寄生+菟丝子,阿胶、桑寄生、续断+菟丝子。新方组合: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白术、丹参、当归、白芍、阿胶、甘草。结论:中医治疗含肾虚病机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有逐年增加趋势,常见证型有肾虚血瘀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阴虚血热证,病位在肾、肝、脾。复发性流产的治法以补肾安胎为主,辅以益气养血、健脾、疏肝。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药气以平、微温、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为主。在保胎过程中常以寿胎丸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减。新方组合: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当归、丹参、白芍、白术、甘草,或可作为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基础方。
其他文献
绩效考核评价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教育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目的是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从而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来优化教师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学水平,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的未来规划相统一。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优化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策略,旨在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双向提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发全球媒体关注,环境报道数量大增,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环境形象逐步形成。本文旨在探究以《经济学人》为例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环境形象的构建。本研究共人工识别收集了 1992年到2019年《经济学人》的相关报道81篇,通过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应用语料库工具和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从描写、阐释、解释三个层面出发,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本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现阶段村庄规划既要满足乡村振兴及"多规合一"的要求,又要切实满足村庄实际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增加,城市中原有雨水排水管网运行超负荷,多个地区出现严重内涝问题;同时,国家对水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市政雨水管渠中,设置一定规模的雨水调蓄池,可以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及削减峰值流量。因此,有必要研究雨水调蓄池优化设计,合理确定雨水调蓄池设计方案。本文对城市控制径流污染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优化设计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包括降雨径流的污染物冲刷规律、初期雨水量
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刻的历史、理论、现实的内涵逻辑。中华民族对"大同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和党的对人民的庄重承诺构成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共同富裕本质要求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形成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乡村民风开化则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现实基础。
一、研究背景(一)外部监管要求凸显管理提升空间近年来,国资委、财政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发布的相关文件强调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审计署等监管机构也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授权管理。电网企业于2013年开始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具有国网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输配电价改革后,
随着数字化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运用和发展,大数据结合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这加速了农业全产业链深化改革和数字化的农业建设进程。对此,本文结合农业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展开,探究了大数据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的两种运行模式,并举出相关案例,最后提出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路径,以期为农业发展道路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逐渐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相关工程设计的探索、创新。主要围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改革方案,促使我国土木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