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绾艮止“学说”述评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绾一生的思想变化,可看作“明代学术思想演变过程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黄绾的学术思想,对于理解整个明代学术思想的流向,特别是王学流弊,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学界对黄绾哲学思想的研究却非常欠缺。有鉴于此,本文重点论述黄绾哲学思想的核心——艮止之学及其对明代学术的影响,希望对学界系统、深入研究黄绾学术思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认为“艮止学说”是黄绾学术思想的核心,它是在吸取前人特别是宋儒对《周易》艮卦之阐释的基础上,对“止”之要义作出了的系统论述,具体蕴义包括:(1)为何止(2)何为止(3)止之所(4)如何止,分别涉及“艮止”学说的原因,方式,目标等内容。本文认为黄绾“艮止”学说有两大特色。其一,艮止学说的主要旨意就是“知止”,他认为《艮》卦是“以知止之止指心体”的。这种心体言“天地人之心”,并不是纯粹的个体之心,而是使天地万物都囊括其内,这样就将“艮止”心体作为普遍超越的绝对存在,使“艮止”提升到本体的高度,而使“艮”卦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在哲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二,黄绾“艮止”学说是“兼体用而言”,高度重视“艮止”之用。他对于“艮止”之用的强调和重视,远远超过对“艮止”之体的研究。在“艮止”之用上,他强调“在实言、实行”上下功夫,从而使得他的“艮止”学说带有强烈的经世色彩。黄绾“艮止之学”立言宗旨在于“明学术”,为了应对学术界流于禅学空虚之弊,确定儒学正统,黄绾提出了“艮止新道统论”。本文对“艮止新道统论”的论述,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就道统论所传承的具体内容来而论,以说明他立“艮止学说”为道统,并强调它源于“尧舜之传”。这是黄绾道统论的独特特点;二是就道统论的形式(或称传承谱系)而论,以说明黄绾赞成韩愈关于道统的经典阐述(“尧传之舜,舜传之禹,禹传之汤,汤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而否认宋明理学的道统地位,进而强调其“艮止学说”才是儒学正宗。本文对黄绾的新道统论的论述,是通过与韩愈的道统论以及宋明儒家道统论作比较来进行的,以揭示黄绾的道统论是在批驳程朱陆王的道统论的过程中确立的。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艮止”学说对于明清学术的深远影响:(1)黄绾以“艮止”学说对王学展开批判,在纠正王门流弊上,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黄绾批驳王学流弊,不仅推动了王学内部的自我补救,而且引发了明清时期轰轰烈烈的“辟王”(批驳王学)思潮,这一思潮成为了明清哲学的一条发展主线;(2)黄绾批判王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是由于他意识到明代空谈性命、空言义理、空疏浮泛的学风的危害性。他重视践履,倡言儒学经世传统,这股经世学风迅速席卷整个学术界,自明中期一直延续自清代末期,促使明学之学风由空疏浮泛逐步转变为务真求实。
其他文献
辅助生殖技术作为新兴的生命科学,在专注患者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生命伦理和法制建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为不孕女性带来新的生育希望,
宋明代理学发展历程,以明代中期为分界线,从宋代到明代初期,是程朱理学居主流地位,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逐渐取代之,占据主流地位。这一转变之得以实现应基于一个过渡阶段方
女性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女性发展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关注和推动女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处理事物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主体的发展程度及其与客体发生关系的方式不同,人们用以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自此以后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全球化信息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领域最重要的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的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21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视为本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柱。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