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的体型和高度持续增加,而大型超高层建筑要求更大承载力的基础来支撑。目前,使用钻孔灌注桩是构成大承载力基础的首选方法。但钻孔灌注桩的成本高昂,如何使用最少的资金来获得最大的承载力是建筑界人士十分重视的问题。后压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能很大程度提高基桩的承载性能,已在国内外经过大量实践验证。海口滨海地区大多存在很厚的软弱土层,且地下水位变化很大,海浪的冲击还会形成动水压力,这一系列的因素将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及质量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削弱。相关文献表示,后压浆工艺能提高桩的承载性能及增加质量保证率,但关于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使用后压浆灌注桩的报道较少,已有的文献也大多是工程经验,理论研究还十分落后。因此明确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对该地区后压浆桩设计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海口美丽沙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现场13根试桩的各项试验以及现场的具体施工,对该地区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开展系统的研究,期望获取出可靠的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后期工程人员的设计提供明确思路,具体研究开展步骤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后压浆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机理、对桩侧摩阻力增强机理以及对桩端阻力增强机理。为压浆桩的设计及承载性能分析提供基本理论依据。进而将分析出的理论来指导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桩的设计,并将设计后的方案应用于当地实际的工程当中。同时对实际工程中的基桩进行一系列试验,包括静载荷试验、内力测试、小应变试验、超声波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结果来分析后压浆桩对承载力的提高效果以及基桩受荷过程中的承载特性,总结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比较典型的承载特性,并整合试验数据来提取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根据现场的施工及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常见工程事故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