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方言沟通对海南初发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性期的负性情绪、心绞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符合疾病诊断要求的病例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研究完成后,收集有效病例80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39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另实施方言交流沟通护理,直至出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和第7天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疼痛评分表,评估实施方言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变的效果。结果:(1)在海南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来自于海南本地的老年患者,平日交流多使用海南方言进行沟通,普通话知晓率较低,仅为28.75%,有71.25%的患者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方言沟通。(2)通过实施方言沟通,实验组、对照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中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偏执、其它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敌对和恐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情绪,其中焦虑情绪占到了80%。实施方言交流沟通,提升了患者的情感支持,同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方言干预可以缓解、减轻患者相关的负性心理情绪及疼痛的程度,尤其是降低了患者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