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欧几里德倾向——当代建筑复杂性的新范式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欧几里德几何与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定义入手,探讨两种几何形态的各自特征。欧几里德几何形态把万物看成简单明确的几何形体,具有理想化、抽象化和简单化的特点。非欧几里德几何泛指与欧几里德不同的几何学,它首先提出了空间的弯曲性,它拓广了几何学观念,用动态的、不确定的空间观代替了传统静态的、确定的空间观,使准确描述复杂曲面空间成为可能。 通过对建筑形态发展历史的回顾,我们发现一直到现代主义时期,建筑形态一般是基于欧几里德几何的,这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密不可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广泛存在的复杂性问题,改变了传统以牛顿经典力学和欧几里德几何为代表的机械论、简单论的世界观,建筑逐渐出现一种基于非欧几里德几何的,更平滑、更趋景观化的建筑形态。同时,它的出现也是同当代技术、科学、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文章从几何学、自然与生物、技术、艺术和叙事等角度,对这种建筑形态进行分类,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形态的深层结构,研究其主要来源,以期对未来的建筑设计过程有所帮助。 最后,本文从动态感、不确定性、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文化的缺失几个角度分析了这种形态的形式特征;从非线性、非定形、理性和非理性的悖论几个角度探讨了这种形态的复杂性特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对这种建筑形态做一个总体的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源于对2006年“90/70”政策的思考。研究表明,我国家庭住宅的宜居面积应该为90m2左右,同时对二居室住宅仍有一定数量的需求。但是目前北方地区市场上90 m2以下的住宅
逐水而居是人类聚居环境营建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取向,而这类择居取向的背后,往往是出于对资源的生活、生产以及环境景观等功能便利的考虑。长久以来,被泉水影响的村落形态有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港口的区位功能显著提高,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经济、交通、区位关系越来越密切,港城互动作用推动了港城空间的拓展。 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分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城市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和特
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社会、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等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用地形式:同时考虑各类用地形式的相互影响,来确定城乡
本文通过对寒冷地区标准机房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寒冷地区标准通信机房普遍存在的问题——地处于寒冷地区,室内设备散热量非常大,机房无外窗,不能通风散热,必须利用空调机组为设备降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形式风格各异传统的乡土建筑。其中,藏族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在全球化趋同、城市化大进程的背景下,本文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住宅发展速度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住宅建设量。住区的建设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但是
随着现代生活中新功能的建筑越来越多,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和原则开始渐渐露出其局限性,建筑的功能越来越模糊与复杂,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手法和功能分析越来越难将其涵盖。当代前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