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与细胞》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生物学教育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标志性开始。其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明确表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参考,本研究在明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及科学探究素养内涵、研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关内容、参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相关建议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明确在当前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科学探究素养在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选定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相关章节,按照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维度的要求,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1模块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等环节,参照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素养3科学探究”的四个水平,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期在落实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方面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实践表明,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学生在生物学课堂及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结合课本与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的数量、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的次数、最终解决问题的个数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同时,相关纸笔测验的成绩也表明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且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被编入国内初中语文教材,后一直是国内多套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的经典篇目,历来受到文学研究者与教育
首次利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边缘滤波效应,实现了静态与动态应变的测量使用单波长输入光,光信号经过长周期光纤光栅衰减后进入光电探测器,最终输出电压信号当对光栅施加应变时,其中心波长将发生漂移,由于光栅阻带的边缘滤波效应,光电探测器接收的光强会随之变化,测量其输出的电信号,可以得出光栅发生的应变大小与频率对于静态应变测量,可分辨的最小应变小于10με,精度为±10με;在动态实验中
本文详细阐述了放射科护理组织管理的几个要点,包括护理管理流程、放射科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岗位职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放射科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放射科护
目的:通过指压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穴位敏化点的分布情况,分析稳定性心绞痛穴位敏化现象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14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三阴经、督脉、任脉等经络循行路线,用指压的方法探查研究对象颈部、胸腹、后背、双手臂等区域,观察出现以酸、麻、痛、胀感为主的穴位敏化点的部位、数量,观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组)与48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B组)患者的发病时状态,临床特点及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