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组播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所反映的研究工作的研究背景是四川省网络通信重点实验室与核工业部九院的合作预研项目:“无人驾驶机群作战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正因为该网络的Ad hoc特性,使组播路由协议在该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论文的主题正是“Ad hoe组播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 无线自组网(ad hoc networks)是由一组无线节点组成的无基础设施网络。无线自组网络应用往往带有组协同操作的性质,对于这类应用采取组播技术能有效地利用无线信道下有限的带宽。然而,由于受到带宽和无线信道不稳定的限制,基于有线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在无线自组网上的应用效果很不理想。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研究者为无线自组网提出了一系列的组播路由协议。实现和仿真这些路由协议已成为组播路由协议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重点考察了一种目前尚处于IETF的建议草案(Draft Proposal),但极有希望成为IETF标准(RFC)的组播路由协议:自组网组播距离向量(MAODV-Multicast 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笔者利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开发的网络仿真软件NS(Network simulator),在不同条件下对MAODV的性能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需要组协同操作的应用环境下,运用组播技术带来极大的性能提升。 笔者的本项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对MAODV协议提出以下3项改进建议: ■ MAODV草案中建议节点通过缓存组联络报文(GRPH—GRouP Hello)中的<组地址,组序列号>对来检测重复接收到GRPH报文。这样的做法将导致某些情况下节点检测不到树分割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除组地址、组序列号外,节点中缓存的内容还应当包括GRPH中的组长地址,以保证树分割的正确的检测。 ■ MAODV草案关于“发送请求的节点接收到来自组播树成员的RREP—J报文后需等待一段时间后才激活到组播树的路径。”的做法降低了分组投递率。笔者建议采用“立即激活”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移动速度等于20米/秒时,立即激活方式的分组投递效率至少可提高25%,速度越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n页 快效率越高。.MAODV草案中采取“盲目泛洪”的方式转发广播分组,节点通过邻居发 现所获得的邻节点信息未能有效地利用。笔者建议采用“自我抑制泛洪” 来转发路由请求(RREQ一Rout 1 ng REQest)报文和GRPH报文,仿真结 果表明在20个组成员,5个数据源的情况下,尺EQ的广播流量减少86%, GRPH的广播流量减少62%。
其他文献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当前涉及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学科的一门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潜在的、可用的知识,并表示成用户可理解的形式。关联
传统公钥密码学是基于目录的,其认证框架--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树状层次结构导致系统异常复杂且成本过高。于是人们寻求简化公钥认证框架的方法。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双线性对的
当前,高性能计算机与高性能微处理器飞速发展,片上互连网络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片上互连网络负责实现片上处理器核之间的互连与通信,其体系结构对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整体性
随着高性能计算的不断发展,传统的C/S计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处理海量数据的要求。只有通过分布式系统,协调利用网络上闲置的处理机资源,共同完成处理任务,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性
视觉追踪技术能对认识人们的意图、需要、认知过程等产生巨大的作用,能被应用于许许多多的方面,如人机交互(残疾人辅助)、心理学(认知研究)、工业商业(广告分析)等等。按照是否
Internet 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人们有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如何为每个用户提供快捷准确,满足个人实际需要的信息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