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原羚又名黄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将蒙原羚列为易危。20世纪50年代初蒙原羚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草原地区,数量估计有50-60万只,以后分布区和数量不断减少。至20世纪末期,蒙原羚在我国仅分布在内蒙古、甘肃等个别地区,全国蒙原羚仅有8000余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境退化是蒙原羚面临的严重威胁因素之一,监测并分析蒙原羚生境动态变化可以为保护本物种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取了1993年和2002年两期遥感影像的植被和植被覆盖率信息,并结合坡度、坡位、水源等生境因子,建立了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并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中分析了蒙原羚生境动态,得出了以下结论:(1)1993年新巴尔虎右旗地区蒙原羚最适宜生境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2.98%,主要分布于达赉湖周边及其西部地区,次适宜生境面积所占比例为65.68%;2002年蒙原羚最适宜生境面积所占比例为2.82%,相比1993年分布更为分散,并且沿达赉湖周围地区分布减少,次适宜生境面积所占比例为61.97%。新巴尔虎右旗地区蒙原羚生境状况总体良好,但生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新巴尔虎右旗地区蒙原羚最适宜生境面积年平均下降速率为0.65%,次适宜生境面积下降速率与最适宜生境相当,蒙原羚生境丧失严重,限制了蒙原羚种群的生存和繁殖。(2)新巴尔虎右旗地区蒙原羚生境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最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斑块不断分割为更小的斑块,最适宜生境平均斑块面积由4.57hm~2下降为3.25hm~2,而不适宜生境不断聚集,斑块面积增大;蒙原羚不适宜生境斑块形状变化较小,次适宜生境和最适宜生境斑块形状变化较大,斑块形状趋于简单,蒙原羚的微生境条件变得单一;所有生境类型平均斑块连通度指数都有所下降,次适宜生境和最适宜生境下降较为明显,主要是受到公路建设的影响。总体而言,新巴尔虎右旗地区蒙原羚生境呈现丧失和破碎化趋势,应对其加强管理和保护,特别应加强蒙原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