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型历史地段既是一种历史地段,也是一类居住社区。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具特色的物质空间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其中保护建筑大部分保护等级不高、居住人口密度大、空间衰败严重、产权复杂等原因,其保护和发展困难重重。目前居住型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多关注物质空间保护,忽略其城市社区属性,在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体系中都存在一定的盲点。论文尝试从城市社区的角度对居住型历史地段进行再思考,重点关注“文化、空间、人”三者的发展变迁与互动关系,将历史地段的保护、居民住房的改善与社区的综合发展相结合,探索社区发展视角下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规划体系优化与操作方法。论文第一章节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与社区发展进行相关研究综述的整理,并梳理国内外历史地段的保护历程与居住型历史地段的更新实践。论文第三章分析了居住型历史地段的现状生态以及在规划中社区发展的缺失,提出对居住型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论文在第四章尝试构建社区发展视角下的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规划方法。梳理现有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与社区发展规划的操作方法与研究内容,尝试将二者的工作方法结合,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可推广性的的基于社区发展视角的保护更新操作办法。论文第五章为规划实践部分,结合居住型历史地段具体项目实践,从居住型历史地段的前期调研、规划编制、行动策划、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