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NF-κB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ER和PR的相互关系,为NF-κBp65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一种新的指标提供前期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比较NF-κBp65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NF-κBp6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病理类型的关系;同时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分析NF-κBp65的表达与ER和P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为用Motic ImagesAdvanced3.2图像分析软件测得的灰度值表示,测得的灰度值越小表达阳性越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性显著。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NF-κBp65表达阳性,细胞核用苏木精复染为蓝色。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93.93±3.96、126.65±5.02、123.20±4.78.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P均<0.01)。子宫内膜增生症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早期(I-II期)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7.11±5.16,在子宫内膜癌晚期(III-IV期)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78.00±4.55,晚期(III-IV期)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早期(I-II期)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的比较: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高-中分化(G1-G2)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7.65±6.90,在子宫内膜癌低分化(G3)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84.82±5.80,低分化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高-中分化,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的比较: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1/2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9.80±8.05,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1/2组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82.50±6.58。肌层浸润≥1/2组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组的表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比较:NF-κBp6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6.42±6.1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79.00±4.05,有淋巴结转移的NF-κBp65含量没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 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比较:NF-κBp6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5.32±8.24,在其他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83.60±7.66。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 NF-κBp65在ER阳性组及ER阴性组的比较: NF-κBp65在ER阳性组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107.21±9.25,在ER阴性组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85.31±6.35,ER阴性组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ER阳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8、NF-κBp65在PR阳性组及PR阴性组的比较: NF-κBp65在PR阳性组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106.51±9.57,在PR阴性组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92.21±4.8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F-κBp6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增生症和正常子宫内膜,提示NF-κBp65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子宫内膜癌中NF-κBp6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NF-κBp65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3.子宫内膜癌中NF-κBp65的表达与ER的表达有关,推测其可能与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病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4.子宫内膜癌中NF-κBp65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与PR的表达无关。